小雪时节,行走仁怀,一座座标志性建筑鳞次栉比、一条条柏油马路四通八达、一个个居民小区拔地而起……目之所及,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40年栉风沐雨、40年砥砺奋进、40年蜕蛹化蝶,昔日的小县城,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酒都。
规划引领——城市发展的活化石
家住中枢街道葡萄井社区的谭信洪,今年已52岁。在他的记忆里,40年前的仁怀,只有一条街,从街心花园到一转盘,抽根烟的功夫就能走完。1978年,老谭12岁,成天就和几个小孩在街上晃。那个时候,满大街都是“喇叭裤”,“老鼠药”“冰糖葫芦”“磨剪刀”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街心花园还只是一条深沟,沟上搭着一排小餐馆,所有潲水都排在沟里,虽乌烟瘴气,却也热闹繁华。老谭和伙伴玩累了,就去葡萄井喝口凉水洗把脸,时光过得快乐悠然。
1995年,仁怀撤县建市。老谭和小伙伴已成家立业。那排又脏又臭的餐馆被拆掉,变成了街心花园;葡萄井被恢复成了景观;车站搬到了青杠园,原址变成了解放广场;盐津河大桥合龙了;国酒门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实物广告茅台酒瓶被写进了吉尼斯;27层的建行大楼,成为仁怀城区地标建筑;大道开建,以建行大楼为起点,42米宽大道两侧的郊区开始建房热……老谭感叹道,现在主城区街多了、路宽了、楼高了、灯亮了、景美了,有时就连他这个土生土长的仁怀人也会迷路。
酒都的改变和发展绝非一朝一夕,其中既体现了城市领导者的智慧和胆略,又凝结了城市建设者的心血和努力。
据资料统计,仁怀先后于1992年、1994年、2001年、2008年、2017年进行了五次总规修编。在这五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引领下,仁怀城市建设突飞猛进、路网线路星罗棋布、基础设施量质同齐,以“白酒+产业+旅游”的仁怀正在赤水河畔大放异彩。
据统计,仁怀由1978年的不足4平方公里、3万余人,到2017年末,城市建城区面积达24.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0余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1.4%。以鲁班、坛厂为中心的南部新城,已拉开了24平方公里的骨架建设。到2020年后,中枢、茅台、鲁班、坛厂主城区人口力争向50万发展。
1978年与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650亿元比5273万元,增长1200余倍;财政总收入,258亿元比576万元,增长近4500倍;工业总产值,667亿元比3444万元,增长1900余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当年无数据反映,而2017年底达3106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20元比42元,增长260余倍;路网建设,1978年,仁怀省县级公路里程为160余公里,乡镇间公路里程为123公里,乡村公路里程为75.7公里,到2017年末,仁怀市路网四通八达,公路里程达2985.266公里。
仅2015年至2017年的三年间,市城投公司共实施城镇建设、环境整治、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区建设、城市供排水等领域项目就达16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7.16亿元,融资到位资金达112.39亿元,推动酒都城市建设飞速发展。
优质管理——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改革开放40年,建市发展40载,仁怀从致力于探索“城乡一体化”,到阔步迈向“城乡融合”。今天的仁怀人,继续奋斗在打造品质之城的路上,孜孜以求,精雕细琢。
一座城市的品质保证,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优质高效的城市管理,是城市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内容。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出建设者的智慧。
据统计,目前仁怀市建成区绿地率达17%;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7.67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9.7%,待长岗垃圾焚烧发电厂明年建成投用后即可达到95%;楠竹林公园占地面积46.25万平方米,其中森林覆盖率88.7%,总投资5.23亿元;鹿鸣公园占地面积400亩,约266800㎡,投资2.65亿元;苍海公园占地面积共68800平方米,绿化面积61343平方米,其中绿化率占89.16%;云帱山公园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34万平方米,绿地率占80.9%,绿化覆盖率占95.2%,正在完善设施。
城区环卫作业总面积280.44万平方米;管理城市道路116条(主干道38条,小街小巷78条),车行道面积102.25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49.74万平方米,共计151.99万平方米;全城区共有路灯8056盏,实现亮灯率100%;建成区绿地面积886.15万平方米、行道树数量14492株;智慧城管建设,共享公安天网系统监控摄像头共计1914个。
市综合执法局城市数字化指挥中心综合科科长张建怀表示,要破解城市快速发展与宜居之间的矛盾,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完善城市执法体制,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城市管理逐步向精细化迈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吹响向含金量最高的全国文明城市冲刺的进军号角,就是要通过高标准、高规格的创建活动,把城市精细化管理向纵深推进,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路走来,修长美丽的绿植,很是壮观,大大提升了城市的‘颜值’和品位。”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楠竹林公园的市民王德生,通过微信朋友圈上传沿路风景,引来不少朋友点赞。
移动摊点统一搬入移动房,停车难问题随着免费停车位的规划得以有效缓解,赤水河畔清波荡漾、风景如画……城市发展每一个节点的细微变化,无不回响着仁怀人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陈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仁怀改革开放40年城市发展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