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铁路企业业绩火 竞争海外项目底气足(图)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一(手机广告位)

  参考消息网3月31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问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时,曾多次称赞中国铁路公司的能力。如今中国铁路收益正在创下新高。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3月30日报道,2014年,中国四家最大的铁路设备和建设公司利润创新高。彭博社收集的数据显示,由于中国政府谋求对外出口世界最高速铁路网的专业技术,2015年中国铁路的收益将创新高。汇丰证券亚洲公司专家安德森·周说:“中国在修建铁路、铁路设备制造和管理高速铁路网方面的经验将有助于中企赢得海外合同。”


  报道说,利用铁路投资作为扩大政治影响力的一种方式,中国在竞争海外铁路项目时雄心勃勃,正在瞄准非洲、东欧、拉美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与此同时,中国还高调地转向发达国家寻求合同。中国两家最大的机车设备制造商—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已宣布合并计划,旨在增强铁路技术的出口。


  报道说,三家资产规模至少1900亿美元的贷款机构已在中国领导层的主导下初具规模,其中包括总规模为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该项目基金旨在让中国成为亚洲贸易与交通的中心和从事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大和资本市场分析师赖志文和刘健恒在报告中称:“中国设立该基金的目的是出口技术,减少产能过剩,加深与邻国的经济和政治关系。”


  据彭博社汇编的10位分析人士的平均评估值,中国南车将公布其去年净收入达到57亿元人民币。据彭博社汇编的8位分析人士的平均评估值,中国北车将报告其去年利润为59亿元。据彭博社汇编的13位分析人士的平均评估值,中国中铁将报告其2014年的净利润为107亿元,而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去年的利润为115亿元。


  花旗环球金融控股公司分析师埃里克·刘(音)和保罗·龚(音)称,为衡量未来的收益潜力,一个重要因素将是各家企业在收益报告中提及的新签合同的细节内容。


  大华继显投资公司驻上海分析师劳伦斯·李说:“理论上,我们应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视为旨在提升赢利能力,但我们还需要见到他们获得能够带来赢利的合同并提高国际利润。在首次迈入海外市场时,我们不应低估风险和无法预见的拖延问题。”


  报道称,去年,李克强总理在访问英国时对中国铁路技术大加赞许。当时,几家中企正在与外国制造商竞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高铁项目。


  中国国内铁路市场也同样非常红火。据中国媒体报道,自2008年中国首辆子弹头列车在天津与北京之间运行后6年,中国内地绝大多数省份都已拥有子弹头列车。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发表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称,今年中国将投资8000多亿元用于国内铁路建设,重大的交通建设项目将向中西部省份倾斜。


  大和资本市场分析师预计,到2020年中国还将修建14545公里长的高速铁路线,总投资将达1.8万亿元。


  报道称,中国计划到2020年将城镇化比例提高至60%,2013年这一比例为54%。这一计划也会推动对城际铁路交通系统的需求。


资料图片:高铁列车(图片来自网络)
资料图片:高铁列车(图片来自网络)


  延伸阅读港媒:中国铁路网重塑世界地缘政治


  参考消息网2月27日报道


  香港《亚洲财经》月刊3月号刊发题为《中国铁路网重塑世界地缘政治》的文章,作者是王明远。文章称,由中国所牵头的各大洲铁路网,泛亚铁路、东非铁路、南美两洋铁路等,为内陆地区物质与信息流通,带来革命性影响。


  文章称,内蒙古翁牛特旗的草原上,一条铁路正在腾空出世,这条铁路向北将延伸至乔巴山—蒙古国东方省以已故共产党领袖名字命名的城市,而铁路南端则是中国北方着名港口—锦州港。铁路建成后,蒙古国丰富的煤炭及有色金属资源将会被运来中国,为这个世界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发动机提供动力。这还不是这条铁路战略意义的全部所在,未来这条铁路将延伸至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赤塔,俄罗斯中西伯利亚的丰富资源和中国的广阔市场,及充足资本,也将要接连起来。2000多年来,中国人始终警惕长城以北的势力的侵入,而如今乾坤倒转,中国人正主动向亚洲腹地进发。


  中蒙铁路只是中国规划的四条泛亚铁路中的一条。在东南亚,中国正在规划昆明到新加坡的高速铁路,其中昆明至曼谷段已经正式签约,动工在即。在南亚,青藏铁路将在日喀则两路延伸,一条经过樟木口岸通往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另一条经过亚东口岸通过印度,甚至孟加拉国国;直通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中巴铁路,已经开始工程勘察论证,长度达1800公里。在西亚,中国政府还同伊朗、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政府就通往波斯湾的中伊铁路达成了协议。


  中国还是世界各大洲铁路网最积极的牵头者。在非洲,中国正在筹划东非铁路网,肯尼亚段业已开工;横跨非洲大陆的安哥拉洛比托港至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的非洲“两洋铁路”,也只剩590公里就贯通。在拉美,另一条长达5000公里的两洋铁路计划已经落地。中国还在欧洲的门户巴尔干也实现了突破,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的高铁已经通车,贝尔格莱德到布达佩斯的匈塞高铁协议已经达成,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也表示积极与中国合作建设高铁,“巴尔干铁路”雏形已经显现。


  与西方的海洋霸权扩张不同


  显然,中国正在走与西方传统强国不同的影响力扩张道路。16世纪以来,西班牙、荷兰、英国,直到美国,其崛起无不是通过海洋霸权来实现的—控制海上咽喉水道、港口,从而获得军事和贸易的主导权。而崛起中的中国却把目光投向了各大洲的腹地,从那里寻找拓展的空间。


  人类历史发展中,海权和陆权始终是地缘政治的主题。17世纪以来,欧洲列强把世界带入海权时代。欧美列强通过海洋贸易,成功地把各个大陆的沿海地带纳入他们的市场体系,海权时代加快了信息和资源在各大洲的流通,促进了全球沿海地带的繁荣。但是,占全球面积多数的内陆地区,却被孤立于全球资源循环体系之外,日益衰落。


  中国的铁路,再次带来世界物质、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重新给内陆带来曙光。一旦非洲两洋铁路贯通,安哥拉的万博与坦桑尼亚姆贝亚这两个历史上不曾发生联系的城市,其间距离将不超过20多个小时的车程,大大拉近了它们的距离。同时,非洲内陆的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安哥拉本格拉铁路开通前,用汽车将货物从首都罗安达运至莫希科省,30吨货物的运费高达1.5万美元,如今通过铁路,运费每吨只有45至60美元。而尼日利亚阿卡铁路建设,直接为当地带来20万就业岗位。中国铁路给世界的广阔内陆腹地重新带来经济发展机会,这无疑是世界地缘经济的巨大突破。


  “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进程,它在地缘政治上也必将表现为陆权第一的发展趋势,它的本质就是一个陆权发展的问题。中国和平发展的问题,主要是陆地空间中的发展问题,中国将复兴陆权的概念,同时也将更新陆权的内容。”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叶自成教授表示。


  而中国也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影响力。中国在承建铁路的同时,将获取铁路沿线周边的土地开发、资源勘探、港口建设等高附加值的业务。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管理室主任刘斌介绍说,2011年中铁委内瑞拉项目确定后,中铁十局就与委内瑞拉 C.V.G.FERROMINERA公司签订了铁矿石开采合同;中铁建也在厄瓜多尔获取了有色金属开采权。而中蒙铁路预计将使中蒙贸易额到2020年增至100亿美元,蒙古对华经济依存度将达到50%。


  陆权重振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中国的投资目的国家,更给中国的广阔腹地带来经济机遇。随着泛亚铁路的到来,这些地方由中国最深处的腹地,又变成对外的桥头堡。未来云南、新疆将成为中国经济最有前景的地方。


  然而,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陆地开发计划,也是最大的国力推销计划,自始至终充满变数。东南亚铁路西线的滇缅铁路,自缅甸民选后被无限期搁置,中伊铁路虽然达成协议4年多,但迟迟没有动工。国防大学教授纪明葵分析认为:“铁路网涉及到多个国家,特别是在东盟地区,国际关系复杂、部分国家政局不稳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巨大、大国背后的博弈与较量等因素,都影响了国家间的合作,规划落实到实施阶段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缅甸因受到西方一些国家的掣肘,以及日本的插足,建设受到阻碍,新加坡担忧铁路对马六甲海峡地位造成挑战,也不是很积极”。


  中国对外铁路投资的阻碍


  另外,各国不同的轨距标准对未来国际路网也是考验,“前苏联加盟国、蒙古使用的是1520mm宽轨铁路,南亚地区使用的是1676mm铁路,东南亚国家是殖民地时期修建的1000mm和1067mm窄轨铁路,中国使用的是与欧洲相同的1435mm标准轨距。众多轨距差距导致运输成本的提高与效率降低”,纪明葵说。


  同时,建设需要大量投资,有测算认为每年需要2000亿美元的资金,而高铁的参与国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难以负担。而最终中国往往不得不充当金主国,必须找出相对能接受的替代方案。越南曾计划在河内和胡志明市间建设高铁,预期造价为558亿美元,几乎是全年GDP的50%,最后遭到国会否决;老挝国会2012年底通过了中老铁路项目,但出于降低成本考虑,改为时速160公里的普通铁路,造价为70亿美元。但这仍然几乎相当于老挝当时一年的GDP。中国政府为了推动这些海外项目落地,几乎无一例外提供附加各种优惠条件的贷款。


  截至2015年1月底,中国进出口银行先后为35个境外铁路修建项目,为装备出口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批贷总金额约130亿美元,其中贷款支持的铁路修建项目总里程达到3500公里。然而,发展中国家政府薄弱的财政能力和不断变化的政局,是否如期偿还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该国没有支付能力,而项目本身又不具有盈利性,无异于浪费了中国的投资”,北京交通大学赵坚教授表示,“高铁是商业项目,不是援助项目,国企走出去要挣钱,而不是赔钱赚吆喝”。


  (2015-02-27 20:58:46)


  延伸阅读中国铁路驶入新常态 快速铁路网有望超4万公里


  中新网唐山2月11日电(马德林)“到2015年底,中国的快速铁路网将达4万公里以上,基本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2月11日,在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总装配一厂车间内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中国铁路总公司宣传部部长韩江平如是说。


  快速铁路网以高速铁路为骨架,包括区级快速铁路、城际铁路及既有线提速线路。韩江平表示,铁路属于环保型交通工具,非常符合新常态的要求。2015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将以中国中西部的铁路建设为重点,铁路建设在新常态下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截至2014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1.2万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1.6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位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15年末,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超过1.8万公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伴随中国铁路的迅速发展,中国铁路装备的生产能力也不断提高。


  以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该公司每月可生产高铁列车10列,检修八列动车组;每年可生产地铁600余辆,检修普通列车600余辆。目前,该公司已生产高铁列车300余列。


  总装配一厂的女接线工李颖,被称为“10万根接线无差错第一人”。在7年时间里,李颖完成接线109870根,没有出现一次差错,经她手连接的线缆总长度相当于绕地球赤道7000多圈。



  在铝合金厂打磨车间里,记者看到了刚刚完成车窗切割的铝合金车体侧墙。“在高速行驶中,车体上的尖锐棱角会造成裂缝,降低使用寿命。所以铝合金车体上不能用手摸到任何尖锐棱角,”该厂厂长廉有利对记者说,“不只是用手,我可以用自己的脸去接触这些车体,如果我的脸被划破,我就得下课,我手下的这些工人也得跟我一起走。”


  在严格的工艺标准要求下,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列车不仅奔驰在中国的铁路上,也逐渐走出国门,进入海外市场。据介绍,该公司的产品目前已出口至阿根廷、加纳、蒙古等多个国家。


  作者:袁志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外媒:中国铁路企业业绩火 竞争海外项目底气足(图)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二(手机广告位)
赞 ()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三(手机广告位)

相关推荐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四(手机广告位)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五(手机广告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