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掩映中的文昌老宅。海南日报高林 摄
新华网海口10月25日电(师辞)中国男子排球联赛文昌赛区首轮比赛将于10月30日在海南省文昌市排球馆拉开序幕,首轮八一男排将对战江苏男排。这是八一男排主赛场落户文昌后的首秀。
中国男子排球联赛,创建于1996年,由中国排球协会组织,是中国最高级别的排球职业联赛。
“文昌具有良好的气候环境,一年四季气温适宜,非常适合开展体育运动。”八一男排队中队长王晖说,之所以选择把赛事设置在文昌,首先是文昌一年四季气温适宜,运动员不易受伤,其次是文昌一直以来注重排球赛事的举办,对赛事运营和组织保障都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同时,文昌还是全国闻名的排球之乡,具有深厚的排球文化底蕴。”王晖说。
在海南,为什么一说起排球,大家都会想到文昌?记者走访发现,每一个文昌人,都有着深深的排球情结。
文昌的排球发展历史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对于文昌人来说,排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生活的一部分。
文昌一场排球比赛结束后各队队员相互握手和交流。排球赛在文昌不仅是一项竞技活动,更增强了队员间的友谊。新华网发
行走在文昌,你会发现,各式各样的排球场随处可见,文昌人仿佛天生就会玩排球。每逢假日,排球赛是必不可少的助兴节目,排球运动普及率之高,在全国也难有与文昌比肩的地方。
据《文昌县志》记载,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文昌开始兴办新学,从此近代体育走进了学校。民国初年,许多从广州、香港、南洋回乡的学生被聘为教员,打过排球的便传授排球技术,当年中小学的排球活动便已十分活跃。
文昌排球运动第一次鼎盛时期在1920年,当年文昌中学排球队在上海举办的全国比赛中荣获冠军。但1930年代后期,由于日军侵琼,大部分地区的排球活动均都销声匿迹。直到1958年,在河北秦皇岛市举行的全国少年排球锦标赛上,文昌少年排球队一举夺魁,这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文昌夺得的第一个全国冠军,还留下了一段“光脚不怕穿鞋”的故事。
“以前的排球场非常简陋,大家拿一张渔网、两根绳子,系在椰子树干上,就成了露天的排球场。”土生土长的文昌人李阿婆看着文昌中学操场上的排球比赛说道。李阿婆告诉记者,在她的记忆里,小时候条件非常艰苦,大家想打排球了,只能用渔网当作球网,拿椰子当作排球。虽然露天排球场非常简陋,但却承载着他们童年最美好的时光。
如今,球和球场不断升级,“渔网作球网,椰子作排球”已成为老一辈文昌人的记忆。
文昌一所学校正在进行排球比赛。新华网发
“这些年排球逐步走向职业化道路,海南文昌虽然有非常好的排球基础,但它并没有很好地走上职业化道路,在市场运作方面,稍微有一些落后。”八一男排中队长王晖说道。“希望通过本次八一男排主赛场在文昌落地的项目,能够给文昌在排球团队的运作以及市场经营开发等方向带来大的改变,慢慢形成整个体育产业链的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走向市场。”王晖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满足文昌人对排球的热爱,文昌市政府以专业化、现代化的理念高标准打造了一座可容纳2000多名观众的排球比赛场地,已于2013年上半年投入使用。这座排球馆不仅在外形上展现了体育特有的魅力,也为“排球之乡”增添了光彩。
排球给文昌人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荣誉,吸引着文昌人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海南文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排球之乡”。在今后的岁月里,相信它将继续给文昌人带来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