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9月14日电(王波)据成都海关统计,2018年1-8月四川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3621.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5%,远高于同期全国整体进出口增幅。其中,出口1984.4亿元,增长28.8%;进口1637.4亿元,增长26%。
以美元计价,1-8月四川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61.9亿美元,增长35.5%。
8月当月四川进出口573.7亿元,创月度新高,增长30.2%。其中出口321亿元,增长28.3%;进口252.7亿元,增长32.6%。
成都海关新闻发言人伍剑介绍,1-8月四川外贸进出口呈现了几大特点。
一是贸易结构更趋均衡: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同步快速增长,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增势明显。
随着四川承接东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步伐的加快,四川加工贸易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1-8月,四川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2042.7亿元,延续去年以来的快速增长势头,快速增长28.1%,拉动同期四川外贸增长15.8个百分点,占同期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6.4%。同时,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逐步提升,一般贸易也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1-8月四川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139亿元,增长26%,拉动同期四川外贸增长了8.1个百分点,占30.8%。此外,四川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367.9亿元,增长21%,占10.2%;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推动下,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38.6亿元,快速增长49.4%,明显快于同期全省27.5%的整体进出口增速,占1.1%。
二是外贸市场更趋多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势好于整体。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四川与沿线国家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进出口值达1021亿元,增长28.8%,快于同期全省27.5%的整体进出口增速,其中与越南(增长54.4%)、以色列(增长42.2%)、印度(增长33.8%)、印度尼西亚(激增1.2倍)、沙特阿拉伯(激增2.2倍)、波兰(增长54.1%)、捷克(增长74.7%)、孟加拉国(激增1.3倍)和匈牙利(增长92.9%)等增势良好。
三是经营主体结构更趋优化:外商投资企业仍保持主力军地位,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双双提升。
1-8月,四川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354.9亿元,增长21.2%,拉动同期四川外贸增长14.5个百分点,占同期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5%;民营企业进出口794.4亿元,增长35.4%,拉动同期四川外贸增长7.3个百分点,占21.9%,比重提升1.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出口470.2亿元,增长51%,拉动同期四川外贸增长5.6个百分点,占13%,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
四是“一干多支”效果显现:成都仍保持“领头羊”地位,但比重下滑,高新综保区仍是全省外贸的主要贡献力量。
1-8月,成都实现进出口值3032.3亿元,增长26.1%,略慢于同期全省27.5%的整体进出口增速,占同期四川外贸进出口的比重也相应由去年同期的84.6%下降至83.7%。同时,得益于京东方绵阳柔性面板项目落地,绵阳进出口值达到147.5亿元,激增1.2倍,位居四川第二。
1-8月,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仍是四川外贸的主要贡献力量,进出口值达到2109.3亿元,增长24.7%,占58.2%,拉动全省外贸增长14.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55.3亿元,增长34.5%,进口954亿元,增长14.6%。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中,高新园区进出口1742.5亿元,增长25.5%;双流园区进出口366.8亿元,增长21.1%。
五是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提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
1-8月,四川出口机电产品1592.5亿元,增长35.4%,占同期四川出口总值的80.3%。同期,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304.4亿元,增长33.6%,占四川外贸出口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3.3%提升至65.7%,四川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出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729.4亿元,增长34.3%;集成电路389.5亿元,增长41.2%;汽车58.7亿元,激增3.7倍。
此外,四川出口七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116.4亿元,下降7%,占同期四川出口总值的5.9%。
六是进口产品结构更趋优化: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比重提升,金属矿砂等资源性产品进口也保持较快增速
1-8月,四川进口机电产品1449亿元,增长26%,占同期四川进口总值的88.5%。同期,进口高新技术产品1290.8亿元,增长28.8%,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77.6%提升至78.8%,主力产品包括集成电路(829.8亿元,增长13.8%)、制造平板显示器用的机器及装置(143.3亿元,激增2.7倍)、计量检测仪器(61.5亿元,增长81.9%)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1-8月四川外贸进出口继续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