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仪式现场。王璐摄
“师父,请喝茶!”昨天,扬州曲艺界老艺术家与曲艺新人汇聚一堂,共同见证了一场传统的拜师仪式。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任德坤、扬州弹词表演艺术家沈志凤这对“曲艺伉俪”收扬州曲艺青年演员张红蕾为徒弟。省曲协副主席芦明、省曲协驻会副秘书长孙志兵现场见证这一时刻。
任德坤、沈志凤是扬州曲艺界的一对伉俪,他们传承曲艺不遗余力,对待后辈倾囊相授。任德坤是扬州评话宗师王少堂的关门弟子,继承“王派水浒”精髓,多年来致力于扬州评话后辈人才的培养,栽培出多位扬州评话新秀。而沈志凤主攻扬州弹词,国家一级演员,擅长说表,先后培养出刘芓君、康康两位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演员,人称“牡丹园丁”。
昨天中午12点18分,拜师仪式正式开始,任德坤、沈志凤端坐于太师椅上,张红蕾手捧香茗,分别向两位先生敬茶,并恭敬地行叩拜礼,完成整个拜师仪式。
仪式上,张红蕾带来了一件对她来说最珍贵的物件——一本脚本书。“艺校曲艺班毕业后跟师学艺时,我们每个学员都会有一本脚本书,但我这本意义非凡,这上面的每字、每句、每个段落,都是先生一字一笔亲手写下的。”回想起学艺经历,张红蕾动情说道,当时,刚从艺校毕业的自己,诸如表演的气口、表情、动作都不懂,任德坤先生会帮她逐一圈画出来备注好,“因为这本脚本书是先生手抄,他怕有些字我看不懂,所以每一段都给我录了音,先生悉心指导、亦师亦友,沈志凤老师也会把弹词中的精髓结合到评话中来,毫无保留”。
接过张红蕾敬上的拜师茶,任德坤先生也激动得热泪盈眶。“我很激动,张红蕾在艺校曲艺班学习时,天资聪颖,拥有在一般年轻人身上很难看到的勤勉、刻苦等品质,希望她在未来道路上,能够执着学艺、踏实做人。”任德坤说,其实,即使没有这场拜师礼,她也是自己的徒弟,“只要孩子们愿意学,我一定倾囊相授”。
张红蕾说,之所以坚持拜师,一方面是想表达对两位先生的敬重和感恩,“此外,作为目前扬州市曲艺研究所唯一一位说"王派水浒"的女演员,我想学习更多东西,把"王派水浒"传承下去”。
扬州市曲艺研究所所长姜庆玲表示,“师带徒”是扬州曲艺传承的传统,在此次收徒之前,便已有多名扬州曲艺演员拜在任德坤先生、沈志凤先生门下,两位先生可谓为扬州曲艺传承不遗余力。耳濡目染着前辈的专业技艺与艺术品德,这些徒弟们也不负师望,在省、市,乃至全国专业大赛中屡获佳绩,向师父以及扬州曲艺交上了一份优秀答卷。 记者 王璐
作者:王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扬州“曲艺伉俪”任德坤、沈志凤再收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