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洪泉
津云新闻8月23日讯:8月21日,在从济南西站开往北京的高铁G334次列车上,一男子霸占别人的座位还对前来劝阻的乘务员各种胡搅蛮缠,视频发到网上后,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澎湃新闻网8月23日)
一个简单的无赖霸占女性车座的小事,高铁居然都摆不平,在全国引发大波澜,让很多人关注,进而引起企业、教育方面的自卑、气愤等现象。其实,之所以出现这个现象,是法治建设跟进不够,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缺乏担当等现象。
从这个视频在互联网上开始流传,我就感觉非常不解,高铁管理方咋连这个事都摆不平呢?坐火车要按票找座,没有座位的票就要站着,这本来无可厚非,别说你是博士,即便是院士,没买票也没座位。虽然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没有买座位的不能抢别人的座位,但是票毕竟是乘客自己花钱购买的,具有相应的使用权,别人恶意抢占,无疑是侵犯他人财产,铁路方有责任、有权力去维护买票乘客的权益,依法处置也是在维护法治精神。
法无禁止即许可,从这个道理上,这个男博士没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去找自己的座位,硬抢一个女士的,从济南一直坐到北京,好像有道理,但事实上非常不合适,有辱斯文。法律是惩治宵小之辈的强硬手段,但并不是每个邪恶事件都对应着相应的法律处罚,这让很多有着钻营心里的人去投机取巧,破坏他人的合法权益。作为执法者,面对经常出现的各类案件,不能每次都能敢于担当,按照律条去处置,只要遵循法治精神,维护公众的合法利益,做到问心无愧即可。
博士是一个人受教育的符号,而知识和道德并不是成正比的,很多乡村没上过学的人都是道德模范,这次博士强占别人作为暴露了道德瑕疵。一个博士道德有问题,并不代表其他博士人品就不好,所以公众不会因为一个博士抢座而鄙视全部的博士。再者,关于这个博士是哪个大学的、哪个企业的、哪里人,这些都不是问题。毕竟,哪个地方都有灵芝草,哪个地方都有猫牛顿,只要不是大面积的人不好,都不应该产生地域歧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高铁座霸真实身份不重要 需加强法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