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调查,该环卫工名叫陈兴全,现年66岁,3日晚7时许正在市区兴安路附近进行夜间保洁。在清扫至兴安路老东兴烧烤店门口时,一名女店员将菜叶随地乱扔,陈兴全上前劝说,双方发生口角。
浙江桐乡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办公室主任冯一飞在8月5日接受平安时报记者采访时讲述的制作“骂人通报”的初衷:
我是昨天早上7:45左右接到网警大队大队长的报料,说前一个晚上有个事情发生,人已经带到派出所了。我当时想这个事情网传得这么厉害,肯定要出一个通报。我在8时左右到局里,大概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后就写下了这个通报。
之所以这么写,我是出于两个考虑:一是自己看了视频之后特别气愤;二是考虑到我们是执法机关,但长期以来包括其他执法部门,群众对执法机关的感觉都是很生硬的,感觉执法机关所有通报类东西好像是一个自动化的违法犯罪分子处理的发布机器,人、坏蛋从这头进来,经过流程从那头出去,该打击的打击,该释放的释放,是非常机械化的操作,是不含一点人情味在里面的。我想这样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殴打一个60多岁爷爷辈的老人的事件,仅仅用项目的生产线来表述它,起码当时是不能满足我自个的想法和要求的。
我想告诉社会,公安除了打击违法犯罪之外,我们同时也是一个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有自己的情绪,我们执法的时候首先当然要保证执法的公正,同时也有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我们有情绪要表达,我想首先要把这份情绪告诉大家。我写这个通报,这份情绪不是我个人的,而是公安整个群体、团队都有这样一份情绪在里面,嫉恶如仇的。
新华社、人民网、人民公安报、法制日报、长安剑、中央广播电台、新京报、网易、澎湃、浙江在线……纷纷对此通报作了转载。
截止一小时前,新浪微博阅读量为295万,微信阅读量达到21万!
8月3日,桐乡一66岁环卫工在劝阻乱扔垃圾的烧烤店女店员时,被其丈夫掌掴至轻微脑震荡。当地警方在1天后,通过这么一条“有态度”的通报,宣布将肇事者拘留15天,罚款500元。
“今天没有嬉笑,只余怒骂。任何人,任何人欺凌弱势群体,欺凌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都该被社会唾弃。”
据“桐乡综合执法”公众号4日消息,3日,有网友曝光桐乡某烧烤店门口,一男子多次掌掴、脚踹一名环卫工人,打得后者连连后退。视频中可以听到,耳光声颇为响亮。
此时,烧烤店老板儿子、女店员丈夫从店内冲出,对陈兴全一阵掌掴脚踹。
这句话的出处,就是浙江桐乡公安局的官方通报。
正在附近巡查的环卫中心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立即赶至现场,报警并拨打120。救护车将陈兴全送至市中医院诊治,经医院鉴定,此次殴打行为造成陈兴全轻微脑震荡。
众所周知,“怒骂”“唾弃”等情绪化字眼在口语中比较常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在用词“讲究”的官方通报里的。
正如《新京报》5日所介绍,通报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团体经常使用的公文文种,是用于传达重要情况的公务文书。正因其官方性,公众见到的通报,基本上都是程式化文本、官方化语气,是把描述性信息塞进公文范本的“框”里。
然而,桐乡公安局“桐乡金盾”公众号却在4日一改警方惯有的克制,发布了条“别具一格”的通报:
“今天没有嬉笑,只余怒骂。任何人,任何人欺凌弱势群体,欺凌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都该被社会唾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桐乡公安披露骂人通报出台缘由:有情绪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