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起义领导者]中国历史发生五胡乱华的原因是这样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一(手机广告位)

  三国后期,司马晋篡魏,建立西晋王朝,随后西晋灭亡割据南方的吴国,结束了东汉黄巾起义以来的割据局面,也结束了三国时代,中国重新完成了统一,然而西晋王朝的这种的统一是短暂的,开国皇帝司马炎死后,西晋王朝在第二位皇帝司马衷的手中,很快陷入混乱,继而发生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五胡乱华,胡人们继而连三进入中原腹地,建立他们的牧场和王国,中国历史陷入空前的大分裂时期,那么大一统的西晋王朝为什么会发生五胡乱华的这样的惨祸呢?

  其实分析以来,原因并不复杂,无非有两点。

  一是因为西晋王朝的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内耗不断,自己把自己打残了。

  三国到隋朝时期,中国历史政权上出现了一个这样的政治怪圈,就是政权的更迭主要有权臣来完成,于是曹魏篡汉,司马晋篡魏,刘宋篡晋,萧齐篡宋,萧梁篡齐,陈霸先篡梁,宇文北周篡西魏,高氏北齐篡东魏,杨隋篡北周。到了司马炎篡魏建晋的时候,出于东汉、魏国灭亡的教训的思考,祭出了防止权臣擅权的法宝——分封制,他大封司马氏皇族为王,并且赋予这些司马诸王们极大的权力,其实司马炎这样巩固司马氏皇族权力的举措,也无可厚非,因为刘邦当初就是那么做的,可是在选择继承人他确实大错特错,他选择了白痴儿子司马衷作为继承人,更可怕的是司马衷的老婆贾南风是中国历史集丑陋、淫荡、专权、贪婪、凶残于一身的恶毒女人,于是司马炎死后,白痴皇帝即位,大权集中在这个恶毒女人手中,司马氏诸王也立即居心叵测起来,为了争夺西晋的最高权力,于是八王之乱起,自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后,北方一直以来的安定局面被彻底打破,此时的中原打成一团乱麻,极大的削弱了西晋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实力。

  八王之乱将中原打成一片白地

  要知道在中原汉民族政权强大的时候,胡人们虽然会猖獗一时,但极少能够进入到中原腹地的。早在曹操与袁绍争夺河北之时,属于东胡人一部分,主要活动范围在辽西的乌桓正是强盛的时候,可是他们不识时务的支持已经败亡的袁绍,而与曹操为敌,结果被曹操在辽西白狼山一战,而惨遭灭族,所以说只要中原王朝不是太弱,胡人们是没有机会的。

  二是西晋时期的胡人们的近水楼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令蒙恬将匈奴人驱逐出河南地(今宁夏地区),然后修建连接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的长城,从此长城连为一体,这也成为中原王朝防御胡人的主要防线,西汉以来有在修建长城,将长城扩展到2万余里,也就是说长城防线作为胡汉之间的基本分界线。

  汉长城是中国历史最长的长城

  但是这样的分界线在东汉以后开始打破了,窦宪远击北匈奴以后,匈奴不在成为威胁东汉北部边疆的外患了,南匈奴也见识到汉人的强人于是更加卑躬屈膝,匈奴人衰落后,他们就不再是草原上的主宰,曾经被他们欺负了几百年的东胡人开始掌控草原,这里的东胡人主要是鲜卑人和乌桓,前面说了乌桓被曹操给干倒了,也就是说三国时期到西晋时期草原上主要的势力变成了鲜卑人,那么匈奴人去哪里了呢?他们进入得到东汉政权的允许进入了塞内定局。东汉后期一直到三国时期,这些臣服的匈奴人和羌人等民族被允许生活长城以南一带的中原北部,当然在中原王朝强大时候,这些已经一定程度汉化的匈奴人仍表现的臣服,但是一旦中原王朝变得衰弱,这些胡人们就很快露出了獠牙。

  西晋时期的胡人内迁及聚居区

  八王之乱如火如荼之际,匈奴人大单于刘渊率先起兵造反,由于常年汉匈和亲,这位匈奴单于已经改姓为刘,并且树立起恢复汉室的旗号,并重新尊蜀汉的刘禅为汉怀帝,刘渊起兵掀起了五胡乱华的序幕,作为率先出场的匈奴人先后建立汉赵和后赵(刘渊建国号为汉,其子刘聪改国号为赵,后来建立后赵的石勒属于羯人,但是羯人属于匈奴别部),此后鲜卑人、羌人、氐人,也迅速加入了这场争夺中原的大战。而残存的汉人逃亡的当年的东吴故地,建立东晋,这场浩劫被称为“衣冠南渡”“中原陆沉”。而这些胡人们的表现,也验证了一句真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从西晋末年一直到杨广南征陈国完成中国的再次统一,这样中国历史最大分裂持续近300年。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黄巾起义领导者]中国历史发生五胡乱华的原因是这样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二(手机广告位)
赞 ()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三(手机广告位)

相关推荐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四(手机广告位)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五(手机广告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