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记者付彦华报道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11月24日首届东北亚文化艺术博览会、哈深文化产业合作论坛两场活动在哈尔滨盛大举办。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焦远超发表致辞时,围绕 “共创新业态 、迈进新时代” 论坛主题,与参会嘉宾一道深入探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及哈深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的新路径。“东北亚地区的朋友,要把握新时代中国发展机遇,深化文化经贸合作,实现共同繁荣进步”。他还画龙点睛提出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深化哈深文化产业合作,使本地区人民共享合作机遇和发展成果,携手开创东北亚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艺演出精彩纷呈 摄影 袁金杉
去年以来,国务院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组织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建立对口合作机制,深圳与哈尔滨文化领域合作走在前列、成果丰硕。焦远超说,文化是民族血脉,艺术是世界语言。东北亚各国地缘相近、文化相融、民心相通,有着非常广阔的合作发展空间。举办首届东北亚文化艺术博览会,是哈尔滨与深圳市着眼于推动东北亚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交往作出的重大举措,符合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倡议,符合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历史潮流。
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焦远超在与参展商交流 摄影 袁金杉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哈尔滨是一座中西文化合璧、冰雪和音乐文化辉映的城市,铸就了开放包容、时尚活力的城市精神。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先行者,长期引领中国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焦远超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速13%,文化市场活跃繁荣,文化产品琳琅满目,但是也存在结构不合理、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而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文化消费规模仅为一万多亿元,在人均GDP同等水平仅为发达国家的1/3,反应了我国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还有很大潜力,因此必须把提高文化发展和文化供给质量效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未来一个时期我们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拓展互利合作空间。深圳是着名的设计之都,具有先进的发展理念、创新技术、金融资本和高端资产。哈尔滨是东亚文化之都,具备良好的资源禀赋、地缘优势、产业基础和国际标识, 双方要发挥各自优势,拓宽交流渠道,推动哈深文化产业合作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 第二,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坚持创新引领,对标借鉴深圳实施互联网+、文化+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文化资源和要素向优势领域、优势企业、优势项目集聚,做强做大一批骨干文化企业,促进新的文化业态培育成长,推动文化产业优化升级。第三,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的改革,学习借鉴深圳强区放权的经验,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经济发展,打造向先进发达地区看齐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人才环境和发指环境,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第四,打造对外开放的高地,发挥东北亚中心趋于城市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和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努力搭建南有深圳文博会,北有东北亚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焦远超,深圳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主任 刘文斌等领导巡馆 摄影 袁金杉
焦远超续称,今年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和高地,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一百年前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曾经一度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高地,在当时的中东铁路上哈尔滨处于T点上,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大道至简,举办哈深合作论坛等活动,必将给两市未来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更有益的启迪,我们将充分运用这次论坛取得的成果,坚定文化自信,坚持首政创新,坚持发展理念,努力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东北亚地区文化艺术的繁荣。
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焦远超,深圳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主任 刘文斌等领导巡馆 摄影 袁金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焦远超:哈深文化产业合作四个方面下功夫 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