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火车站被塞进地下。
中心区域没有支撑,因此水立方可以轻松放置。
一块混凝土预制板太大了,它能盖住鸟巢…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建筑师最近向媒体解释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设计理念,这座以乘客为中心的新机场拥有许多创新技术。
离登机口不超过8分钟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就像一只有翼的凤凰,与T3航站楼不同,新机场是一条五指走廊,换句话说,是一条放射形的五条腿,完全以乘客为中心。
因为新机场每个走廊之间的距离比旧机场短得多。虽然航站楼有82个登机口,但乘客从航站楼中心步行到任何登机口都不超过8分钟。
北京火车站挤进候机楼
新机场的位置非常优美。在北京、天津、雄安的中部,除了高速公路外,新机场巨大的地下轨道交通网络还可以快速地将北京、天津、河北周围的乘客运送出去,据介绍,机场周边共有五条轨道交通线,沿着新机场的中轴线,沿着新机场通过航站区,依次为北京巴城际、机场快铁、R4/S6、预留线、琅卓城际,即新机场东西两侧为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中间三侧为机场专用线和地铁,站台总宽度为这五条线路长约270米,相当于把整个北京火车站塞进航站楼。这是世界上的壮举。
在高速铁路下,有自动扶梯直达新机场大楼。这个设计也是国内第一个。从丰台火车站到新机场,或从雄安到新机场,甚至从石家庄、太原到新机场,都非常方便。
终端由1100个橡胶垫支撑。
为实现这一世界性倡议,需要解决和克服巨大的设计和施工问题,考虑到高速铁路将以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通过航站楼,以有效缓解地下轨道振动对航站楼运行的影响,技术人员专门设计了交叉口之间的隔离技术,这是航站楼工程的最大亮点和难点,也是国内首创,设计人员解释说,新机场航站楼的柱子不是从上到下的,而是在交叉口处各有一个橡胶垫。在地面和地面之间。因此,整个航站楼不是地面硬刺,而是由1100个软橡胶垫支撑,使新机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隔振建筑。
中国首座四层航站楼
新机场采用双层离港车道设计,相当于将传统的平面航站楼改造成立体航站楼。
据设计师介绍,传统航站楼只有两层起降,新机场实际上是四层航站楼。出发和到达分别为两层,相当于将平房变为建筑物。
由于北京新机场首先采用双层离港高架桥,形成了双车道边,未来新机场将承载T1、T2、T3三个机场的旅客总数。如果只是一条车道,那根本不够。因此,双层发车道侧的设计在国内也是第一,一层是国际到达,二层是国内到达,三层是国内自助,快速通关,四层是国际出发和国内托运行李,另外,地下轨道交通可以通过地下一层的楼梯直接到达出发层,旅客在这座建筑内行走不会感到疲劳。
预制板可以覆盖鸟巢。
目前,新机场正在北部建设T1航站楼,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高峰时进出港旅客1260万人次的运力需求,相当于T3航站楼的总运力。近期将在南部建设卫星航站楼,实现高峰时进出港旅客1950万人次,年载客量7200万人次,需求量与首都机场T1、T2、T3总客运量相对应,远期规划在南部新建航站楼。实现终端区终端年吞吐量1亿人次左右的目标。
新机场位于直径1.2公里的圆形区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新机场中心区的支撑间距为200米。形成的无柱空间可以完全落下一个水立方,为保证中心区屋顶及支撑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功能区的完整性,航站楼中心区混凝土地面有513米×411米,无接缝,是最大的单体混凝土SL。AB在中国。这个完整的混凝土板可以把鸟巢放在上面。
资料来源:北京晨报
主编:刘玉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北京新机场建成后,老机场发生了什么事北京新机场隐藏了太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