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网络消息,从去年开始的P2P暴雷潮,迄今尚无缓解迹象,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越来越多的知名网贷公司卷入其中,贵州知名P2P企业“招商贷”即是其中一例。据一位来自湖北的投资人透露,商贷的控股股东中天金融招,他们就是看好中天金融(000540.SZ)的上市公司背景,才敢投贵州这家P2P企业,从2017年至今,总共投入近三十万元,8月份出现提现困难,还未太引起注意,下进行一步维权。中天金融原名中天城投,原来的主要业务为房地产,近年来中天金融一直在追求全金融牌照,从基金到券商,再从传统保险业到互联网金融。从去年7月至今,中天金融一直停牌,网传停牌原因正是收购华夏人寿。如今旗下P2P平台出现问题,中天金融在资金方面无疑雪上加霜,面临挑战。
作为贵州省第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招商贷与当地政府关系良好,在网络金融领域也有一定知名度。由当地女企业家陈格路创办,曾获当地各种殊荣。但在今年的P2P暴雷潮下,这家平台同样未能幸免。笔者查证招商贷官网显示,招商贷系中天城投集团成员企业,2013年6月上线运营,注册资金1.111亿元。上市公司中天金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全资控股的子公司中天城投(贵州)普惠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持有招商贷55%的股份,为招商贷第一大股东,罗玉平为实际控制人。另两大股东分别为陈格路和李夏,各持股25.8%和17.2%,陈格路担任董事长。
另据招商贷投资人钱先生透露,早在今年8月底,招商贷即被爆出现限制提现额度、提现困难等问题。其后曾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中天城投(贵州)普惠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将起全面介入招商贷,指导和督促招商贷的合规性自检自查。为什么会出现大面积违约,招商贷官方的解释是,主要因把几个亿的项目分拆拆成多个100万元的标的,逾期项目是五洲国际商贸城。招商贷官方公开答复是逾期金额为2亿元。对外透露的待偿总金额约17.25亿元。
今年上半年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清查网络金融的工作,贵州互金协会11月6日上午也对招商贷进行了现场检查。7日招商贷发布公告声称完成存管系统测试,另外宣布新产品“应收宝”试运营。这个产品适用招商贷老客户,根据规则出借前需确保老平台可用余额大于5000元,以便存量余额兑付,而对存量余额兑付限额则是每人每日最多兑付5000元。也就是说,投资者想要在招商贷提现,先要往应收宝里充值。一位专业的网贷人士调侃“应收宝”是一个很奇葩的发明,“平台高管从来不把精力放在经营管理上,而是放在了怎么设计规则坑投资者上”。
据贵阳市金融办称,目前已就招商贷问题成立了包括公安、信访、审计等部门在内的调查小组。前期资金调查已结束,目前已展开刑事调查。清偿工作也在准备之中,希望能尽多挽回投资损失。另据从知情人士消息,招商贷董事长陈格路9月底被贵阳市观山湖区公安分局刑拘,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罪名。本来凭中天金融实力,清偿旗下招商带债务并无太大问题,但因收购华夏人寿等金融企业,中天金融资金非常紧张,这样情况下招商贷又出现逾期,对于急需筹措资金的中天金融来说无疑于雪上加霜。2017年8月21日,中天金融从深交所申请停牌,筹划资产重组,截至2018年的11月16日,这家公司仍然处于停牌状态,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公司重组停牌的时间。中天金融的停牌,涉及的事宜正是对华夏人寿的收购及之后的相关资产处置。
中天金融收购华夏人寿之路去年已经开始,2017年11月20日,中天金融发布公告表示,拟以现金购买北京千禧世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中胜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华夏人寿21%-25%的股权,所涉股权交易定价不超过310亿元。据今年11月13日的最新公告,中天金融已依据协议及双方协商的时间及交易进程支付了定金70亿元。230亿元的后续付款资金来源如何解决,是接下来面临的具体问题。华夏人寿是一家估值在1200亿至1500亿元的保险公司,中天金融的收购可谓“蛇吞象”。
2017年年报显示,中天金融营业收入约为158亿元,同比下滑18.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2亿元,同比下降29.18%。一年多以来,围绕着中天金融的消息主要是筹集资金,包括“出售资产”或者“发债”等。2018年3月10日,中天金融发布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报告书称,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交易对方贵阳金世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出售公司的非金融类资产,具体为中天金融持有的城投集团100%的股权,交易对方将以现金支付对价,交易价格确定为246亿元,资金用于支付购买华夏人寿的股权转让款。
5月21日晚,中天金融公告说,贵州省市两级国有资本拟参与公司收购华夏人寿事宜,贵阳市金融办负责协调、帮助推进本次重组各项工作。5月22日,中天金融又发公告称,公司2018年度拟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规模不超过人民币60亿元(含60亿元),可分期发行。
今年9月下旬开始,市场盛传中天金融需要多于60亿元的过账资金的消息。有报道称,之所以被广泛关注,原因在于这笔资金虽然使用需求就几天,但给出的价格惊人:四五天的过账费用,价格超过4500万元,可谓不惜血本。
从中天金融的三季报的相关数据可分析,对全资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按财会准则,其本质就是债务,如果把这笔债务算进去,310亿收购将成为悬念。换言之,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天金融就算卖了含地产项目在内的所有资产,仍不够300多亿的定金。要拿出这笔钱,或只有靠发债、借款,甚至招商贷之类的杠杆资金。近几年,中天金融的财务费用急剧攀升,公司的财务费用由2016年的8.8亿元,升高到2017年的20.87亿元,涨幅超过136%。中天金融给出的解释是融资规模导致利息支出增加。
作为一家传统地产公司,过去10年,中天城投赚得盆满钵满。2015年它开始向金融业务转型,成立并参股多家金融公司。据中天金融的三季报,截至2018年9月30日,中天金融总资产793亿元,上市公司净资产仅为收购华夏人寿股权对价不足50%。由此可以看出,中天金融这次收购,体量之悬殊让人吃惊更让人思考,它到底是否符合保险公司对于收购方的资质要求。
中国保监会今年4月颁布《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对保险公司的股东的资金实力做了严格要求和规定,其中第十九条提到,投资人成为保险公司的控制类股东,应当具备投资保险业的资本实力。风险管控能力和审慎投资理念,投资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成为保险公司的控制类股东:“现金流量波动受经济影响影响较大;财务能力不足以支持保险公司持续经营;在公开市场上有不良投资行为记录的;曾经被有关部门查实存在不正当行为。”
据中天金融此前的公告,该公司3月份已遭深交所问询,要求说明金世旗产投(中天金融前身)股东各方背后实控人、资金来源,但中天金融在回复问询时并未披露三家小股东的企业间借款来自各方,也未披露其背后是否另有交易安排。中天金融负债率高达70%,刚好达标,资金非常紧张,其近三年的负债率呈现上升趋势,而且比其他收购保险公司的收购方的负债率都高。这引发了市场人士们对其持续出资能力的怀疑。
中天金融卖掉主要地产资产筹钱、大手笔增加交易定金,为收购华夏人寿砸锅卖铁,但是在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地产行业早已出现疲软。多位接近中天金融人士亦表示,买下华夏人寿其实目的是为了金融牌照,以加快全产业链发展,近年来它从基金到券商,再从传统保险杀到互联网金融。然而该公司资产却显示,旗下金融业务多数仍处于亏损状态。从中天金融披露的定期报告来看,中天只是把名字从城投改成了金融,其金融板块尚不能贡献利润。
以上人士还评论称,多元化就像上市公司的噩梦,看起来艺多不压身,说起来是打造何种产业链闭环,到头来终是一事无成,挥挥镰刀割走无数韭菜,不留下一丝丝利润。而这背后满是如那些在招商贷投资失败的家庭的辛酸和血泪。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中天金融旗下招商贷现大规模逾期,陷P2P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