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林奇:随着特朗普向中国发起贸易战,美中经济关系已经被重新定义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一(手机广告位)

【文/美国《华盛顿邮报》金融行业专栏作者大卫·林奇】

去年,中国消费者购买的凯迪拉克汽车数量首次超过美国本土消费者,这提升了通用汽车公司的利润增长。尽管这些豪车的设计环节可能是在美国底特律进行的,但它们基本都是通用汽车公司在中国靠将近6万名中国工人组装完成的。

已经有越来越多美国企业在中国制造他们的产品,服务中国消费者。这种越来越显着的趋势标志着全球贸易正在发生转型,该趋势已经对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构成了重大挑战。因为特朗普所有意图重塑美中经济关系的行动都建立在一个他反复提及的观念之上,即“中国靠低薪制造业向美国大量出口商品,这损害了美国工人的利益”。

美国《华盛顿邮报》金融行业专栏作者大卫·林奇2019年5月11日在该报刊发报道:《随着特朗普向中国发起贸易战,美中经济关系已经被重新定义》

近来,这场战役翻开了新的一页——特朗普宣称对美中贸易谈判的进度感到不满,决定再次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然而,许多经济学家和企业高管表示,无论特朗普能否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两国的商贸关系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the nature of the busines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lready is being redefined)。

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中国正在从一个“低薪出口国”逐渐转变成一个消费大国,成为汽车、电玩、电脑等越来越多产品的头号消费市场。哈佛大学亚洲中心高级研究员欧威廉(William Overholt)表示:“我们正处于生产全球化时代的末期,也是消费全球化的开端。未来的经济重心会从西方婴儿潮一代转向相对更年轻的中国消费者”。

例如,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的商品10年前有71%是在国内市场被消化掉的,如今这个比例提升到了85%,此外我们不应忘记中国经济今天的规模已经是10年前的3倍。经合组织称,中国人均收入到2020年将比2010年翻一番。这样的增长现象也出现在印度、印尼等其他快速发展的国家。一系列新的赢家和新的输家将由此产生。

在美国,消费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很可能是投资者和高技能雇员(investors and highly skilled employees),而不是那些因企业迁往海外而利益受损的蓝领工人。“一切的目的在于追逐利润,美国国内就业情况并不在人们的考虑范围之内”,美国经济和政策研究中心的资深经济学家迪安·贝克说。

过去,美国人购买了大量中国制造的廉价商品,这对中国工人和那些对价格敏感的美国消费者来说都是件好事。然而当美国企业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开设工厂并试图迎合中国消费者的时候,那些美国人就不一定笑得出来了。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显示,目前美国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已经超过了美国本土。从2009年至今,美国企业在华雇员规模扩大了86%(达到170万人),这个雇员增长率大约是其在美国国内增长率的4倍。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要让美国经济回到全球化之前的水平,但中国这样的发展势头意味着,哪怕他能和中国能达成一份令人满意的协议,美国的政策也难免令人失望。美国政府官员声称,他们正在努力纠正前几届政府的错误,重新平衡美国与中国及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例如,新的北美贸易协定要求汽车企业更多地在美国境内完成生产(此协定尚待美国国会通过)。特朗普的关税被认为有助于美国钢铁产业的复苏,也是他任期内制造业新增45.2万个工作岗位的原因之一。另外,其他趋势也有利于美国。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及中国等国家工资上涨,使劳动力成本对新工厂选址的重要程度下降。这使得美国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尽管自动化程度提高也意味着新工厂不需要那么多美国工人(本世纪初美国工厂关停后,减少了600万个工作岗位)。

在美中贸易谈判中,美国政府也在寻求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这或许有助于美国增加出口。但新的机遇基本无助于弥补过去20年来美中贸易关系深化时期美国蓝领工人的利益损失。美国贸易谈判代表试图推动中国开放金融服务、保险和云计算等行业。这些行业尽管利润丰厚,但只惠及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掌握高等技能的美国人。

在特朗普口中,全球商贸的中心是美国而非其他国家。他宣称其他国家能向美国市场出售商品是一种被美国认可的“特权”。上任第4天,他就决定退出有12国参与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当前,全球需求增长靠发展中国家推动,特朗普的举措使美国企业在亚洲的重要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现在,许多企业高管都不看好美国重新成为全球主导性市场。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企业会员包括亚马逊、高盛、宝洁等知名公司,它的主席克雷格·艾伦表示,特朗普政府的立场让跨国公司面临困境。曾担任美国外交官的艾伦说,“一家公司今天告诉我,他们觉得股东的要求和特朗普政府的要求之间存在矛盾。特朗普政府在建议或强调企业应该在美国境内投资,可美国市场既没有规模,也没有增长潜力”。

当然,尽管消费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拥有相当大的货物贸易顺差。因此,奥巴马时期的白宫经济学家布拉德·塞泽尔认为,现在谈论“新时代”还为时过早。“这是未来全球经济可能的演化路径之一,但不一定是当前的轨迹”,他说。

相较于本世纪初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部分企业高管对能否深化市场改革表示关切。中国企业债务负担沉重,有经济学家提出了金融危机的警告,这可能推迟经济新时代的到来。

中国人的个人收入仍远低于美国人。采用购买力平价计算(即考虑两国生活成本差异),中国人均收入约为1.6万美元,而美国人均收入约为6万美元。尽管如此,苹果、沃尔玛和卡特彼勒等众多美国企业仍然特别看重(或者说最看重)中国的市场机遇。旧金山铭基国际投资公司的投资策略师安迪·罗斯曼表示,中国的人均收入在过去10年里增长了120%,而美国只有15%。“中国消费者的故事是全世界最精彩的”,罗斯曼说。

当我们以更加宏观的视角看待中国经济繁荣时,它其实是发展中国家转型的一部分,这种转变对跨境商品贸易规模、工业供应链设计以及工厂人机比例都带来了影响。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正快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它们的消费量将占全球总量的51%,两倍于2007年的比例。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企业去年向发展中国家的客户出售了包括机械、化工产品和汽车在内的价值4.5万亿美元的商品。

负责该项研究的麦肯锡合伙人苏珊·伦德表示,“现在设置贸易壁垒,恰好是错误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大致相当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总贡献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大卫·林奇:随着特朗普向中国发起贸易战,美中经济关系已经被重新定义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二(手机广告位)
赞 ()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三(手机广告位)

相关推荐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四(手机广告位)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五(手机广告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