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央行网站就贴出公告:金融委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短短几十个字,给银行业的补血大戏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坊间解读还没尽兴,下午收盘媒体上就发出中国银行拟发行不超过400亿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减记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中金网汇信APP讯 : 元旦前,央行网站就贴出公告:金融委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短短几十个字,给银行业的补血大戏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坊间解读还没尽兴,下午收盘媒体上就发出中国银行拟发行不超过400亿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减记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这种响应速度只能解释为中国银行早就等着监管部门开闸了。今年年底,中国银行业补血大戏你方唱罢我登场,优先股,定增,可转债,一个接着一个,看得人眼花缭乱。前几个还没搞清楚,这又出来个永续债。市场上充斥着各种解读,笔者认为大家需要冷静地看待银行永续债的问题。
首先,大家需要搞清楚什么是永续债,它的优缺点各有哪些。普通意义上的永续债,又称无期债券,是发行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注册发行的“无固定期限、内含发行人赎回权”的债券。永续债的每个付息日,发行人可以自行选择将当期利息以及已经递延的所有利息,推迟至下一个付息日支付,且不受到任何递延支付利息次数的限制。可以看出,普通永续债的特点包括:永续无到期日,利息可以递延而不构成违约。而中国银行本次发行的永续资本债,和普通的永续债还有2点区别:
1,不可赎回,由于银行永续资本债是用于补充1级资本,所以它会取消可赎回条款
2,带有减记选项,就是说在触发特定条件时,这些永续债可以部分或全部被记为不良债务予以核销。这个特定条件是指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5.125%。
汇信原引作者表示 如果经常研究银行的朋友可以看出资本永续债和银行发行的优先股有很多相似之处。没错,永续债和优先股都用于补充银行的一级资本,两者都是永续的。但是,二者的区别是永续债在特定条件下会被减记,而优先股是被转成普通股。另外,二者的清偿顺序是有差别的,银行发生破产时,按照顺序优先依次偿还:公众债务,二级资本债,永续债,优先股,普通股。所以,永续债的清偿顺序是排在优先股前面的,但是考虑到减记条款的存在,实际上永续债损失的概率比优先股还要高。因此,估计在实际发行中,永续减记资本债的发行利率会高于同期的优先股股息。
那么银行发行永续债对于银行和银行投资者来说到底是好还是坏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看永续债的利率设多高。按照上文的判断,永续减记资本债的利率会高于优先股的股息。最终的发行利率估计会在6.5%左右,但是由于永续债的利息是可以在税前抵扣的。那么实际上对于银行和银行投资者来说,就相当于税后利率为6.5*(1-25%)=4.88%。这个利率水平和优先股相当。而考虑到永续债补充的是一级资本权益,所以实际上这部分资本按照银行顺利扩张的情况下相当于可以获取ROE水准的收益。按照中国银行2018年三季度的报告,ROE为13.7%。所以,发行永续债如果用于扩张资产规模实际上不是一个亏本的生意。但是,大家也需要考虑到发行永续债本身更多是为了满足监管标准提升的需求,所以永续债的发行并不是全部用于带来收益提高,那么永续债的利息实际上也减少了股东的部分收益。所以,综合看发行永续减记资本债本身是一个偏中性的消息,既不能把它理解为促进利润提升,也不能把它理解为侵占普通股东的税前利润。
虽然,对于银行业和银行本身永续债是一个相对中性的消息,不过作为银行投资者笔者建议还是要回避积极发行永续债的银行。以中国银行为例,在本次宣布可能要发行永续债之前,中行在2018年10月底已经发布了你发行1200亿优先股的公告。在加上这400亿永续债。中行抛出的再融资高达1600亿人民币。如此大规模的再融资,显然不能简单地用巴塞尔协议III(以下简称巴3)来解释。按照巴3的规定,一级非核心资本的空间只有1%,超过的部分只能当做二级资本。参考下图1:
图1 中国银行2018年三季报资本充足率
汇信原引作者表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中国银行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之间的差距是0.15%,如果要达到1%的间距,只需要补充1100亿人民币的一级资本。也就是说1200亿优先股足够帮助中国银行拉开核心和非核心一级资本之间的差距。那么,多发行400亿永续债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补充一级资本,而是为了补充2级资本率。笔者在之前TLAC(Total Lost Absorb Capability)的相关文章中分析过。由于,四大行都属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所以需要遵守TLAC对资本充足率的规定>16%。而在四大行中,中国银行的资本缺口是最大的。即使考虑到过渡期可以通过利润留存补充一部分资本金,中国银行依然要向市场融资将近2000亿。加快补血对于相关的银行确实是可以短期解燃眉之急。但是,频繁大规模再融资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相关的银行还没有实现内生性增长。
综上所述,发行永续债对于银行业本身算是一个中性的消息,毕竟永续债好过在现在的价位进行股权融资。但是,作为投资者应该把那些已经实现了内生性增长的银行作为投资的首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冷静看待银行永续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