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8000元海葬补贴咋成4000元?温州市民讨说法未果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一(手机广告位)

温阿公的海葬证明书

“当初说逝者海葬,家属有8000元补贴,为什么现在变成了4000元?”昨天,温州市民温女士反映,海葬补贴落实情况和政策规定不一致。

鹿城区民政局工作人员昨天证实补助标准确为8000元,并称剩余的4000元应由温州市民政局负责。温州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对此予以否认。真相究竟如何?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老伴过世,开明阿婆选择海葬

补贴缩水,成了家人的堵心事

温女士的父母都是鹿城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温州工作的南下干部。2016年6月,父亲温阿公过世,颇为开明的母亲孙阿婆决定为老伴选择更为绿色环保的海葬,还打算自己在百年之后也选择海葬。

“海葬要集体安排出海,父亲的骨灰等到今年5月23日在联合海葬活动中撒入大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给我们发放了海葬证书。”温女士说,根据规定,我市对海葬逝者家属实施5000元至8000元的奖励补助。今年6月初,鹿城区民政局通知她去签字领取补助款。签字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温女士,补助款一共4000元,会在两个月内打入她的账户。

“当初报名的时候,工作人员说的都是8000元,于是我提出了质疑。”温女士说,鹿城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当时解释,剩余的4000元由市民政局补助。“我母亲知道后,就打电话到市民政局,对方却说今年的总金额只有4000元,还说原来的确有8000元,但现在区里缩减了,他们(市民政局)也没办法强制鹿城区民政局按照8000元的标准补助。”

这样的解释,让孙阿婆无法接受。孙阿婆说,她和丈夫都是退休干部,并不缺这几千元,但理应属于她的权益如果“不明不白地没了”,这也是对逝者的不尊重。

多位海葬逝者家属不知补贴缩水

质疑民政部门朝令夕改失信于民

2012年,温州首次举行骨灰联合海葬活动,第一年骨灰撒海不足20例,经过逐年推广发展,今年增加到64例。

今年3月,温州市民政局局长白楠生在市政府现场接听12345政务服务热线时表示:为鼓励市民积极参与骨灰海葬,活动过程不收取任何费用,并且温州对海葬实行每例5000元至8000元不等的补贴(补助)。

按照这一说法,即便是最低标准的5000元,孙阿婆得到的海葬补贴也是“不达标”。

昨天,记者电话联系上多名今年参与海葬的逝者家属,多数人并没注意到补助标准的变化。“之前我们参加过海葬动员会,民政局工作人员说得很明确,鹿城区就是8000元。”家属姚女士在接完记者电话后,再度向鹿城区民政局咨询,发现补助确实只有4000元后,非常不理解,“逝者的钱为什么也有人动,当着这么多家属的面说的话怎能不算数?”

民政部门关于海葬补贴8000元的奖励办法

家属林女士此前已经知道了补助减半的消息,“工作人员说往年都是8000元的,今年财政紧张,所以少了。”她认为,这样朝令夕改将会失信于民,不利于推广绿色殡葬。

鹿城区民政局工作人员:

补助总额确有8000元,温州市民政局的4000元还没到位

昨天上午,记者随同温女士姐妹再度前往鹿城区民政局咨询海葬补助事宜。该局执法大队工作人员接待了温女士姐妹。

“4000元月底会打到你们卡里,剩下的4000元你们得去问市民政局了。”一名工作人员称,由于鹿城区的财政体制原因,生态葬法的补助费用是市、区两级民政局各分担一半,他们的4000元已经到位。

工作人员随后还向温女士出示了一份《推行新型生态葬法奖励办法》(简称《办法》)。据该《办法》注明,户籍在鹿城区的公民如果选择海葬,给予逝者家属8000元奖励。

至于资金保障方面,该《办法》显示:奖励资金由区财政列入预算,由区民政局给予发放,年终由区财政局按市、区现行财政体制,向市财政结算。

看了这个《办法》后,温女士提出,民政部门内部结算问题不应该由逝者家属来承担,鹿城区民政局应该把全款8000元一次性补助到位。

“我们也和市里沟通过了,这4000元他们不给了,我们也没办法。”最后,该工作人员建议温女士再到温州市民政局去追要剩余的4000元。

温州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负责人:

鹿城民政只肯出4000元,看看能否明年给你补上

昨天,温女士来到温州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求证,该处室一名女性工作人员接待了温女士一行。以下为温女士与该工作人员之间的对话--

温女士:我想了解下海葬补助的事情,原来说好的8000元怎么只有4000元了?

工作人员:我们这里没钱的,就是鹿城区(出钱),你去找他们。

温女士:我们刚刚从鹿城区民政局过来,他们只承担4000元,剩下4000元说得找你们解决。

工作人员:我们从来没有发过补贴,都是县(市、区)里自己发放的。其实提供海葬服务应该收费的,现在刚刚推出来所以有鼓励,才给你们补贴。

温女士:接下来怎么收费自然有政策规定,眼下我们的补贴应该给我们保障啊。

工作人员:你们是鹿城区户口,要鹿城区来管,我们办一场海葬已经投入了三十来万的经费。

温女士:你们这是相互推诿,互相都让我找对方,难道之前定的政策都骗人的吗?

工作人员:我们就第一年海葬的时候出过8000元/人的补助,以后几年的经费都是各地自己解决的。你们也不缺这几块钱。

温女士:这不是钱不钱的事情,我母亲知道规定这补贴是5000元至8000元,现在变成4000元。她说国家政府部门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要我们做子女的来问问清楚。

随后,记者建议该工作人员现场电话联系鹿城区民政局,对存在矛盾的说法予以明确。对此,温女士进一步提出要求工作人员在免提状态下沟通,让大家都能听到。该工作人员认为温女士的要求不合情理,随即表示“解决不了”,离开了办公室。另一名工作人员则让温女士去找领导反映。

之后,温女士电话联系上温州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周勇。周勇电话中表示:“你这个事情信访了好几次了,我们和鹿城区(民政局)说过了,你和鹿城区对接吧。”

“我们刚刚从鹿城区过来,他们说解决不了,得找你们。”温女士提出疑问:“我现在就想知道,这个补贴到底是8000元还是4000元?”

周勇解释称,他们要求区级民政局都是按照8000元的标准补助,瓯海、龙湾就是区里直接出8000元的补助,而鹿城区民政局现在认为市里应该承担一半,但市级财政确实没有列支这笔资金。

“海葬是三年才有一次,前两年都没有,花葬、树葬是每年都有的,鹿城区今年可能没有提前安排海葬的费用。”周勇表示,他们正在和鹿城区民政局沟通,会尽快拿出解决方案,“我知道你很重视这笔钱,我们会向鹿城区建议,看看能不能在明年的预算中给你们另外再补上4000元。”

对于周勇这个答复,温女士并不满意,“政策是怎样就该怎样,这是原则问题,和这笔钱重不重要没关系,他们部门之间的问题,不该由海葬逝者的家属埋单。”

推广海葬是移风易俗的善政,政策落实不打折扣才能取信于民。

(原标题《说好的8000元海葬补贴怎么变4000元? 面对逝者家属质疑,市、区两级民政部门各说各话》。编辑 戚祥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说好的8000元海葬补贴咋成4000元?温州市民讨说法未果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二(手机广告位)
赞 ()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三(手机广告位)

相关推荐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四(手机广告位)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五(手机广告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