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在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的病房里,医护人员与家属一起为99岁的王杰英老人过了一个温馨的生日。据了解,早在2015年,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积极创新“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将年纪偏大、生活失去能力、儿女无时间照看的老人,由专业医护人员和护工共同提供医疗生活服务,做到了有病看病,无病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4年来累计为1200人次失能老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获得2018年临汾市劳动竞赛委员会颁发的“工人先锋号”表彰。临汾市第三人民院只是全市照顾老年人工作的一个小缩影。
近日,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公开发布了《关于开展老年人照顾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从临汾市实际情况出发,立足老年人法定权益保障和服务需求,整合服务资源,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使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并制定了二十五项重点任务。
下面具体看看有哪些对老年人的好政策:全面建立针对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并做好与长期护理保险的衔接。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并逐步提高保障和救助水平。对因突发意外事件或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老年人家庭,按照政策规定给予临时救助。鼓励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人士面向困难老年人开展公益慈善帮扶;发展居家养老服务,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平台和枢纽,由社会养老服务组织、服务供应商、服务人员(包括社会工作者、公益性岗位人员、志愿者等)、社区、物业公司、监督管理部门等组成的居家养老服务运行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救护、保健、康复护理、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理发助浴、餐饮配送、代购物品、精神关爱、法律服务、金融服务等服务项目,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开通“12349”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老年人及其家庭基本信息数据库、居家养老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呼叫系统和老年人家庭视频监控系统等;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完善养老机构建设体系。到2020年,临汾市养老机构将超过150家,其中,民办养老机构和公办民营养老机构占70%以上;全市养老床位达到2.3万张,力争实现每千名老人平均拥有养老床位35张;老年人随赡养人异地居住的,可自愿随子女迁移户口,依法依规享受迁入地基本公共服务。
除了上述内容,还看到在精神文明领域,临汾将推动具有相关学科的院校开发老年教育课程,为社区、老年教育机构及养老服务机构等提供教学资源及教育服务。整合老年文化教育资源,推动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文化场馆开放老年人学习场所,提供适合老年人的学习资源;老年教育资源要向老年人公平有序开放,减免贫困老年人进入老年大学(学校)学习的费用。积极将老年教育资源向基层社区辐射,到2020年,确保实现县级老年大学全覆盖,半数的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老年远程教育。进一步推动基层社区、农村老年教育,整合农村教育文化资源,促进城乡老年教育均衡发展,满足各类老年群体受教育需求;支持老年人开展文体娱乐、精神慰藉、互帮互助等活动。通过新建、改扩建、整合等途径,增加老年人活动设施和场所。鼓励和支持为乡镇(街道)、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老服务机构和组织因地制宜配备适合老年人的文体器材。推动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向老年人免费开放。减免老年人参观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的门票。引导有条件的图书馆设立老年人服务专区,提供大字阅读设备、触屏读报系统等。(记者 刘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做好老年人服务工作,临汾将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