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改革开放再出发,在此刻,从此地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一(手机广告位)

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号”巨轮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整个国家长久被压抑的生机和创造力在这个新的起点奔涌而出,汇成一股改革的力量,谱写着一个跨世纪的传奇。

12月15日,在“影响中国” 2018年度人物荣誉盛典的“年度致敬”压轴环节,《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陈晓萍宣读《年度致敬:改革的力量》。全文如下:

年度致敬:改革的力量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之年。

40年来,改革的方向有赖于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改革的力量则蕴藏于民间,这股力量原始而有生命力,以萤火之光照亮了整个时代。

他们是以小岗村18位签下生死状的村民为代表的中国广大农民。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新闻周刊》两度将年度致敬献给这个群体,他们是中国农民和城市建设者。

中国有7亿多农民。他们勤劳而坚毅,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其后他们又成为中国制造的主力军。

改革的力量蕴藏于智识阶层,这是一股理性的力量,犹如燃灯者,穿越黑暗,使得孱弱、卑微的生命有了光明和暖意。我们曾经向中国科学家群体致敬,也向重启聂树斌案的推动者致敬。

知识分子是社会思想力的源泉。理性的滋养让我们沉着而强大,让社会走向有序、透明、责任、守信。这有赖于法治社会的完善。聂树斌案的重启,不只是一种姿态,还是司法和政治的进步。

改革的力量还来自于顶层设计者。他们以高瞻远瞩的智慧和破釜沉舟的魄力,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每一次重大的关键节点,他们审时度势,听从人民的呼声,顺应时代的大势,做出了关键的决策,让改革开放的巨轮不偏离航向。五年前,《中国新闻周刊》向《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致以特别致敬。

在今年元旦献词中,我们向迎面而来的2018年发问,这个世界会好吗?100年前,梁漱溟的父亲临终前问了儿子这个问题。当时在北京大学任教的梁漱溟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会往好里去的。”

这个世界会好吗?答案在你我心中。2018年,在改革开放40年的逗点里,让我们做个“理性乐观派”,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消极悲观。就像海明威所说:世界并不完美,却仍值得为之奋斗。

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我们享受着发展的成果,也遭遇到焦虑的痛点。但我们别无选择,唯有积极向上、砥砺前行,因为对于当今中国这个爬坡的列车而言,回头和向下都意味着灾难。

中国改革开放是一个跨世纪的传奇,这个传奇的延续,需要每个国民的努力;融化顽固的坚冰,需要全民族的热量、你我的勇气。

40年前,我们以极大的勇气和热情开启了改革开放元年,40年后,我们初心不改,痴心仍在。改革开放再出发,在此刻,从此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2018,改革开放再出发,在此刻,从此地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二(手机广告位)
赞 ()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三(手机广告位)

相关推荐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四(手机广告位)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五(手机广告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