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飞将其实不是指的飞将军李广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一(手机广告位)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这一首气壮山河的出塞,被明朝李攀龙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这边关的雄关城墙从秦汉时期一直流传到现在,忠诚的将士们戎马十年、浴血奋战,不知道多少忠魂埋骨他乡,历史原来可以是如此悲壮与深沉。而如今,诗人是多么希望能有当年的龙城飞将出现,力挽狂澜,震慑匈奴,能让匈奴丧胆畏惧,保大唐边境黎民百姓的一方平安啊!

前一篇文章提到过龙城飞将也是典出此诗,后面看到好多小伙伴留言反馈说龙城飞将不是卫青,而是飞将军李广,讲真小编刚读这首诗的时候也是这样以为的,直到我学习了一个人——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卫青。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龙城飞将。

我们先来看看关于龙城飞将的几个版本:

版本一:龙城飞将指的是飞将军李广

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和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而且他的主要任务和功绩是防守见长,防止匈奴掠边,《汉书·传·李广苏建传》记载:“广在郡,匈奴号曰“汉飞将军”,避之,数岁不入界。”所以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版本二:龙城飞将指的是大将军卫青

根据《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人。笼城,颜师古曰:“笼”与“龙”同。龙城是匈奴人祭天的地方,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

版本三:卫青和李广的合称,泛指汉军将士

这个是根据诗意悟出来的,王昌龄诗中想念的是自古以来抗击外敌的这些英雄儿女,希望现在也能出一个这样的人物。

小编觉得从龙城飞将的出处来说,是第三个版本的可能性最大,王昌龄想念的是卫青李广这样的猛将,但是从小编昨天的文章来说嘛其实就是指的卫青的龙城大捷,这也是奇袭,铁骑绕龙城嘛。下面我们就来说说龙城飞将的往事。

飞将军李广其实是一个运气极差的梦想家,他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反击匈奴的时候带着汉军主力和匈奴一战,但是从汉景帝开始,他就是一直在戍边,以防御闻名于匈奴,后来还被调回皇宫做保镖,所以呢他特想证明下自己也是能主动打的,就一再跟汉武帝请战,出击匈奴的时候自己要做主力,要冲最前面,这时候的卫青还是刚刚出道呢。

终于李老将军的机会来了,在元光六年,武帝拜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击匈奴;拜公孙贺为轻年将军,出云中击匈奴,拜太中太傅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击匈奴,拜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各带了一万的骑兵。

这一次是武帝第一次主动出击匈奴(马邑之围不算),紧张的吃不好睡不着,因为自从白登之围以后,一直是送公主和亲的,一个国家的安危要靠送女人才能维持,武帝多想一雪前耻啊。至于匈奴那边呢,听说了汉军的动向,毅然把主力集中到雁门这边,因为飞将军李广的威名在,觉的汉军的主力肯定是在雁门的,根本就没有重视卫青。于是这第一场主动出击战就这样打起来了。我们来看看战果:

第一路公孙敖:公孙敖这一路,遇到了匈奴大战一场,伤亡了7000多骑,灰溜溜的逃回来了。

第二路公孙贺:这家伙是运气好呢还是运气差呢,因为他出去后人毛都没见着,转了一圈回来了,简直是豪华公费旅游啊,1万个保镖。

第三路李广:李广就没这么好运了,他遇到了匈奴人的主力,直接被活捉了,好在他装死,抢了一匹马跑了,不然这张老脸。

第四路卫青:这是卫青首次出征,果敢冷静,深入匈奴境内几百里,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斩首千人,虏700人,大胜而归。

后来四路人马回来后,因为龙城大捷,武帝封卫青为关内侯。

龙城,也叫龙庭,在今天的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朝时是匈奴人祭天的地方,不难理解这是匈奴人的一个圣地,他们绝想不到会在这里出现汉军,而卫青首次出征匈奴,就出奇招直接捣毁龙城,捣毁龙城是怎么样一种概念呢?这么说吧,就是卫青一出道,就把人家匈奴的祖坟给抛了。匈奴从来都没吃过这么大的亏,匈奴人对卫青又恨又怕的原因恐怕就在这。

龙城之战是汉初征战匈奴的首次胜利,此战之后汉匈形式掉转,从此大汉帝国双璧卫青、还有霍去病开启了他们的开挂人生。

好了就讲这么多,大家也不必纠结到底是卫青还是李广,都是中华英雄儿女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龙城飞将其实不是指的飞将军李广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二(手机广告位)
赞 ()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三(手机广告位)

相关推荐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四(手机广告位)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五(手机广告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