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焱
近日,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萨金特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所所长托马斯·萨金特在“2018网易经济学家年会”间隙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哪里?
托马斯·萨金特:如果中国经济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那么普通百姓会受益。但是要完成这个转向,就要经历一些阶段。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非常好,“中国模式”可以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学习的样板。如今的中国创造了无数个奇迹,中国的决策者和经济学家们高瞻远瞩、思想开放和与时俱进。基于这些,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感到非常乐观。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看待国际贸易在经济交往中的作用?
托马斯·萨金特: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很多商业人士都认为,国际贸易对绝大多数人有好处,这种想法来自亚当·斯密,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劳动的提供和专业化,对于生产力提高都有好处。亚当·斯密认为,国际贸易使得市场更加广泛,并且扩展劳动的范围,增加专业化分工。
很多因素对国际贸易有障碍,其中,交通成本和信息成本都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像关税,这是一个国家施加给另外一个国家的税。还有一种是非关税贸易壁垒,这就是对贸易的阻碍。
中国经济时报: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潜能和体量会是怎样的?
托马斯·萨金特:粤港澳大湾区坐落着11座城市,生活着6600万人民。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最开放和最繁荣的经济门户,也是最国际化和市场化的科创中心,同时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开放的市场体系和发达的科技产业等。
预计5年到10年后,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强大的“智力高地”,不输东京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未来前景可期。
中国经济时报:为什么说促进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托马斯·萨金特:创新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和原发驱动力。每个时代都需要一些创新的东西,来打破既有的垄断。
我很早就指出有三个支撑的力量:第一个是市场将会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第二个是以市场为中心,或者是市场决定利率自由化。第三个是消除自然垄断和其他形式的垄断,这样就给创业者带来更多的机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乐观
一张图告诉你损失一个中层可能损失200万的价值
做老板最高境界:谋局者,越清闲越赚钱
家装市场备受质疑,互联网改造是否还有机会?
六大微商平台运营模式解析,唯有“招下层代理”模式
创业,一个从家狗变成狼的过程
刘官华:科学管理“已死”,不确定性“受宠”
千万用户背后与抠门、人味和转型有关的Keep运营故
刘官华:产品上线前如何搭建团队运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