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小微企业采取一系列更加包容性的减税措施,除扩大现有的小微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优惠政策外,还授权地方政府对小微企业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首次自主鼓励和鼓励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减轻地方税收负担,自今年1月1日起,暂定三年执行期。预计小微企业年负担将减少约2000亿元。
国家行政学院冯巧斌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是今年万亿级减征政策的第一轮。减税的目标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科技型企业。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他希望通过对这些企业减税来减轻税收负担,稳定就业,未来减税、减费的主要力量将是大幅减征增值税和降低社会保险费率,这是他所期望的。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两会期间介绍。
这次减税非常及时,特别是对小微企业,同时会议强调,要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1.39万亿元专项债券在稳定投资、促进消费方面的作用,体现供求双方的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史正文说:在稳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许多新的减税措施齐头并进
会议指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保持今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一季度顺利启动,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要多管齐下,发展小微关系,稳定经济运行和就业。
一是放宽可享受所得税优惠的小规模微利企业标准,增加所得税优惠。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100万元至300万元的小规模微利企业,分别按25%和50%的税率减征5%和10%,调整后的优惠政策将覆盖95%以上的纳税企业,其中98%为私营企业。
施正文的第一次财务经济分析表明,新政策扩大了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的范围和实力,实际税负大幅减轻,体现了包容性减税。
首先,在范围上,过去的优惠政策主要针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这一数字已扩大到300万元人民币,在经济低迷时期,企业利润有所下降。因此,更多的企业可以享受优惠政策。如前次会议所述,调整后的优惠政策将覆盖95%以上的纳税企业,二是激励力度明显加大,过去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小微企业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这一次,明确征收25%,相当于小微企业实际税负的10%至5%,上一年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这一次,它显然属于小微企业,按50%的比例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实际税负减至10%。
第二项措施是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起征点从每月3万元提高到10万元,主要包括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目前,我国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3%的税率,施正文表示,以前3万元的免征增值税起征点明显较低,这一次提高到10万元,减税幅度较大,从税收制度规范、增值税起征点、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等方面考虑。今后应进一步探讨,使增值税抵扣环节更加完善。
三是允许省(区、市)政府将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城市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地方税以及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在增值税的50%以内。付款人。
史正文认为,这是减税的一个亮点,以前,减税基本上是由中央政府决定的,但这次地方政府有权因地制宜地采取减税政策,预计未来大部分省份将全部减税50%。
为支持这一判断,中央政府鼓励地方政府积极减税,会议表示,为了弥补大规模减税和减费造成的地方财政缺口,中央政府将增加对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这意味着地方减税恐怕会受到影响。消除财政缺口,由中央政府大力支持弥补。
此外,还有第四项举措,即扩大对初创科技型企业投资的优惠政策范围,使投资于初创科技型企业的风险投资家和天使投资人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
施正文表示,创业投资优惠政策的范围将限制创业企业的寿命(2年)和创业范围,也将限制风险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人的所得税减免比例(70%),未来可能会放宽。
以地方债务稳定基础设施建设
除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减税政策外,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加快了需求侧的政府投资,主要通过部署加快发行和良好使用地方政府特别债券、支持在建工程建设和短期融资等方式。UT董事会项目和促进消费扩张。
最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正式授权国务院于2019年提前向地方政府发行1.39万亿元的债务限额,这意味着在2019年初,地方政府可以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债券,也可以借新借旧,以缓解社会压力。债务偿还压力对稳定投资、扩大内需、弥补不足、对冲经济波动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会议要求尽快启动全国人大授权发行的1.39万亿元地方债务,努力确定全年专项债务分配方案,力争9月底基本完成发行。
此外,地方政府特别债务筹集的资金应当优先用于在建工程,防止半拉工程,支持规划中的重大工程,解决政府工程的拖欠问题。在有建设条件的地方,有交通、水利等一批重大工程。尽快开展水利、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体力劳动,在条件不具备的地方进行备料等前期工作。
施正文表示,地方专项债务融资首先用于建设项目,以避免因项目关闭造成更大损失。
会议还提到,货币信贷政策要与发行专项债券和项目融资相协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强金融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后续融资,同时要规范专项债务管理,落实还款责任,严格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中小企业减负新政策中小企业减负2000亿元四项新政策详解:范围和强度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