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张晓旭
2018 年6月27 日是我们上到俄罗斯五十年胜利号核动力破冰船上的第三天。天还是阴沉沉的。能见度不高。风刮到破冰船“ 铲出”的冰时,会冒出一股冰烟,冰烟时而是蓝色的,时而又是白色的,冰还能冒烟,好神奇。
对北极点的憧憬,化做了对船上安排的讲座的热情。一个不落的听,听,听。
今天的第一个讲座是地质学家格林讲北极冰,也就海冰。海冰和陆地冰的不同看起来就是淡水和咸水的区别。在科学家看,还能研究出不少门道呢。
在专家看,海冰会薄一些,可能两三米下面就是海水。而陆地冰会很厚,河里的冰几百米厚都有可能。海冰通常来说没有那么厚。
另外海冰因为排了盐空隙更多,所以它没有通常的冰那么结实。这也是我们可以有破冰船开道,让我们到达北极点成为可能。
对大自然的认知越多,就会越觉得自然的神奇和有趣。
尽管北冰洋的大部分洋面被冰雪覆盖,但冰下的海水也像全球其他大洋的海水一样,在永不停息地按照一定的规律流动着。
如果说潮汐是大海的脉搏,那么海水的环流就是大海的生命。在北冰洋表层环流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两支海流:一支是大西洋洋流的支流——西斯匹次卑尔根海流,这支高盐度的暖流从格陵兰以东进入北冰洋,沿陆架边缘作逆时针运动;
另一支是从楚科奇海进来,流经北极点后又从格陵兰海流出,并注入大西洋的越极洋流。
海冰和海水的含盐度越高,越不容易结冰。这样的暖流也是摩尓曼斯特为不冻港的原由之一。
这次看到的北冰洋和我1999 年看到的也很不相同。这次进入冰区后,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那次从阿拉斯加进入北冰洋,就是在一块一块各种造型的浮冰中转悠、前行。科学家们从早到晚站在甲板上数海象。海象的数量对他们研究气候变化对北冰洋的影响有很重要的意义。这次行驶过巴伦支海,进入福兰士约瑟夫冰区,我们一头海象也还没有看到。
英国着名海洋专家、剑桥大学教授彼得·维德汉姆发表研究成果时声称,到2015年夏北极海冰将完全融化,这将对北极熊等生物的天然栖息地造成毁灭性破坏。从我们这次前往北极点的海上看,这个显然是夸张了。
维德汉姆教授表示,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快速地萎缩,最短只需要4年时间就可完全消失。尽管每年冬天海冰还将会重新出现,但是在夏季没有海冰的日子里,北极熊等动物将失去天然的捕猎场所,这将严重威胁它们的生存,最终可能导致物种的灭绝。
俄罗斯北部、加拿大以及格陵兰岛的冰量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反复,目前已达到最小值,大约400万平方千米。
冬季时,北极熊会在陆地上冬眠,但到了春季它们就会转移到冰上进行捕猎。维德汉姆表示,“现在每个人都意识到了这一严重的问题,就是北极熊的生存问题。它们要么被灭绝,要么回到陆地上捕猎。陆地栖息以及杂交繁殖也可能导致北极熊物种的消失。
从网上的介绍看,自20世纪80年代来,相关机构采用了多种模型对被海冰覆盖区域的萎缩速度进行跟踪监测,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预测数据显示,全球海冰萎缩速度还将加剧。但其认为到2030年这些海冰仍然存在。
美国海军研究院专家马斯劳维斯基的推算结果是,北极海冰的消失速度比联合国预测的速度更快。这一理论引起了许多争议,但是维德汉姆认为这种计算更具说服力。维德汉姆表示,“尽管他的模型最极端,但这也是目前最好的模型。
全球暖化现象已经让北极冰川快速融化,使北冰洋的冰川一步一步与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失去连接。
维德汉姆担心,在夏季无冰期间,人类在北极的船运业务以及石油勘探行为将会大大增加,这将对当地物种造成严重威胁。
和全球暧化有点唱反调的是,本次航行的船长告诉大家,这次的海冰是最厚的。这也为我们是否能到达北极点,以及什么时候能到,增加了变数。
不过,我们看变化当然不能只看一两年的,还是要看大的趋势。从专家们给出的曲线图上,毋庸置疑,我们可以看到气温的大趋势仍然是在逐年攀升。
而变数,对我们这些对大自然无比崇敬的人来说,不正是让北极点又添了几分神秘、几分向往和几分敬畏吗?
1957-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的大规模科学活动,标志着北极单纯探险时期的结束和科学考察时期的开始。
但是,对于地球的未知领域来说,科学与探险总是无法截然分开的。更何况北极的科学与探险又和政治、军事、经济密切相关,因而各现代国家的政府、民间团体或个人,对北极点的关注从来没有间断过。
那么,人类对北极点的研究,会提醒人类更加敬畏自然吗?还是贪婪地向自然索取更多?
离开俄罗斯摩尓曼斯特两天了,手机还有信号。明天我们能看到北极熊吗?
部分照片来自船上讲座专家
另外海冰因为排了盐空隙更多,所以它没有通常的冰那么结实。这也是我们可以有破冰船开道,让我们到达北极点成为可能。
对大自然的认知越多,就会越觉得自然的神奇和有趣。
尽管北冰洋的大部分洋面被冰雪覆盖,但冰下的海水也像全球其他大洋的海水一样,在永不停息地按照一定的规律流动着。
如果说潮汐是大海的脉搏,那么海水的环流就是大海的生命。在北冰洋表层环流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两支海流:一支是大西洋洋流的支流——西斯匹次卑尔根海流,这支高盐度的暖流从格陵兰以东进入北冰洋,沿陆架边缘作逆时针运动.
英国着名海洋专家、剑桥大学教授彼得·维德汉姆发表研究成果时声称,到2015年夏北极海冰将完全融化,这将对北极熊等生物的天然栖息地造成毁灭性破坏。从我们这次前往北极点的海上看,这个显然是夸张了。
离开俄罗斯摩尓曼斯特两天了,手机还有信号。明天我们能看到北极熊吗?
部分照片来自船上讲座专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北极熊冬眠]这个夏天和北极点有约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