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成都金融交出了美丽的成绩单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一(手机广告位)

改革开放四十年,见证了成都金融的辉煌发展,回顾成都金融改革开放的道路,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铭记的脚印。

1993年,国务院确定成都为西南地区金融中心,目前成都金融从业人员约2万人。工业、农业、中国、建设、外汇等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成都设立分支机构。信托投资机构12家,城市信用社49家。初步形成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截至1993年底,成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58亿元,贷款余额244亿元。

2007年7月,成都明确提出设立西部地区金融中心。

2008年,成都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意见》,2008年,成都金融业实现年增加值1976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5.4%,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0.92%,占地区GDP的5%以上。第一次。金融业已成为成都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2009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议将金融业发展成为成都市的支柱产业。设立市级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不低于5000万元,在实际工作中,从2009年起,每年安排的市级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不低于1亿元。

201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2010年第11号),提出支持重庆、成都、西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促进保险信托业发展。

2010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国家主要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 46),进一步明确成都经济区的功能定位: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商业和贸易。电子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先进制造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

2012年,成都金融业在中西部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西部金融中心地位初步确立,拥有银行60家,保险公司72家,证券期货公司57家。金融租赁、金融公司、信托公司发展迅速,2012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0400亿元,是1994年的37倍,贷款余额15600亿元,是1994年的295倍。

2017年5月,《成都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提出要紧紧围绕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扩大和发展的关键功能需求,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建设目标。加强金融机构聚集中心、金融市场与交易中心、金融后台与服务中心、金融人才聚集中心建设,努力建设资本市场、财富管理、风险投资融资、金融结算和新资金。融第一区。根据规划,到2020年底,A成都金融业发展到2200多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2%,经济证券化率超过110%,促进金融业的集聚、信息化和国际化,建设现代金融业。适合建设一个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建设一个立足四川、服务西部、辐射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的配套系统。

2018年,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就进一步加快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西部大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成都市委发10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西部大开发行动计划》。ERN金融中心(2018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创新宏观政治、政策供给,刺激国内外金融市场主体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强国,行动计划从载体需求出发,完善西部金融中心建设。o具体项目。两个文件明确提出了到2022年建立以四川为基础、服务西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的目标。基于成都金融发展的现状,这两份文件对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未来进行了规划,具有基础、支撑、压力和难度,对促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互联网,与图片和文本无关,如涉及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并提供所有权证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改革开放40年,成都金融交出了美丽的成绩单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二(手机广告位)
赞 ()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三(手机广告位)

相关推荐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四(手机广告位)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五(手机广告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