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月9日,新华社(新华社)--1月8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刚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欧阳杰、中央电视台记者吴宇、孙艳、陈三位记者的联合采访。《经济日报》记者郭静。
一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反周期调控,会议明确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如何理解中央银行是如何实施这一政策的
易纲:2018年,面对国内外稳定多变的形势,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采取了一系列反周期措施,通过四次下调和增发中期贷款工具,提供了丰富的中长期流动性。贷款和包容性小微贷款在2018年同比大幅增长,货币金融环境总体稳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反周期监管,缓解信贷供应约束,如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发行可更新债补充资本等。提高普惠金融标杆考核水平,年初宣布标杆将释放1.5万亿元流动性,1月底实施首个定向中期贷款安排(TMLF),有利于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度。金融市场利率的稳定和合理,引导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并未随经济下行而减弱,而是加大了支持力度,反映了反周期调整的特点,同时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反周期调整措施与弥补不足、加强长期投资相结合。企业风险管理制度建设,重点加强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
二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准确把握宏观调控体系,会议明确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宽松适度,中央银行如何把握货币政策的程度
易纲:稳健货币政策适度收紧,主要体现总量合理,结构优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优质发展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方面要准确把握流动性总量,既要避免过度信贷紧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又要避免洪涝灾害对结构性去杠杆化的影响,如1月4日宣布的减息政策已经实施两次,符合中国科学院的节奏。H春节前的投资,而不是洪水泛滥,M2的增长率和社会融资规模也要与名义GDP的增长率大致保持一致,同时宏观杠杆率要保持基本稳定。
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流动性方向,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滴灌的作用,同时以适当的总量增强微观市场主体的活力,如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建立中期贷款机制,根据金融机构贷款的增长,为小微企业和私营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融资来源。
三
记者:如何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易刚:刚才我提到,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四次降级和增量式中期贷款工具(MLF)提供了丰富的中长期流动性,基本上有效地向实体经济传导,下一步要进一步完善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利基来自供需双方。
从实体经济需求方面看,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有效融资需求下降,从金融机构资本供给角度看,银行的风险偏好下降,同时也受到资本、流动性、利率等多重约束。利率等。我们已经采取措施缓解银行信贷供给侧的制约。例如,在资金方面,我们将与有关部门合作,加快发行可持续债券补充资金;在流动性方面,央行刚刚宣布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几天前,通过建立TMLF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同时继续推进市场化利率改革。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采取综合措施,通过多种方式巩固和疏通供求双方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关键是T。o建立银行激励机制,积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而不是用指标和管理方法来分配任务,如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定向降息、定向中等降息等方式向金融机构提供有优惠利率的长期资金。融资融通和再融资,免除金融部门的利息收入增值税,提高部分监管指标的承受能力,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免除银行的职责,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LTS。
四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要财政困难,价格昂贵,下一步要采取什么措施
易纲:从去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采取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措施,着力改善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统计数据显示:普惠制小微企业投资继续增长。2018年11月底,普惠制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1%,小微贷款覆盖率稳步增长,小微企业贷款1806万元,比2017年底增长28%;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为7.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1%。通过引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直接和间接支持49家民营企业发行313亿元债务融资工具,促进民营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比上年11月和12月增长70%,融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D去年。
今年,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计划,运用定向减税、贷款再贴现、定向中期贷款便利化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小微企业实施精准的滴灌,充分利用三是支持民营企业融资救助的信贷、债券和股权箭头,同时继续发挥多项促进政策的共同作用,畅通政策传导机制,督促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集中银行、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努力为中小企业长期提供金融服务。
五
记者:如何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
易纲:党的十九大提出预防和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战役后,金融体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过一年多的集中整改,暴露的金融风险得到有序处理,宏观杠杆率是基本的。基本稳定,金融风险趋同。
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总体稳健,但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既要保持战略实力,又要把握节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总体基调。工作中,统筹考虑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平衡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坚决打击和化解重大风险。
一是保持战略稳定,保持宏观杠杆,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化的基本理念,稳定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继续推进能力清算、债务清算和僵尸企业清算。
二是妥善应对外部重大不确定性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丰富应对外部冲击的工具箱,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制度安排,增强信心。
三是加强政策协调,继续有序化解各类金融风险,既要防范和化解股票风险,又要防范各类黑天鹅事件,保持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继续推进金融风险管理。(五)尽快打击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
第四,弥补监管体制的缺陷,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监管体制,推动《非法集资治理条例》的颁布,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创造公平竞争的局面。上访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种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活力。
五是增强金融领域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加强积极激励机制,营造激励、勤勉、积极进取的氛围,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做好工作。
视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刚:央行如何把握货币政策的程度
金融技术有助于为金融机构提供咨询、研究、服务和对接,以过渡到金融技术。小型项目
芬特克罗研究所副院长:西安
畅销书作者、蚂蚁金衣:科技金融独角兽崛起(中信出版社)、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金融互联网分会、中国网络金融联盟专家。
Fintecheco研究所副所长:傅学军
畅销书作者,《教你解读证券交易所的纠缠》(中信出版社)
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有好的想法,请留下宝贵的建议。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点击热门文章:1来查看。城市化,民营经济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兴起;2,3,4,5。中央银行决定减少和替换中期贷款,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央行观察作家面对面读者分享新书深度支付需求旺盛(100本签名新书免费赠送)。点击阅读原文参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访易纲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