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有12种组合,课该如何上?
《湖南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有序推进高中走班制教学,长沙部分高中提前应对尝试“选课走班”
漫画/余宁山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近日,《湖南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出台,实行“3+1+2”模式,自2021年起,高考科目由语数外3门全国统考科目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组成,3门选考科目分为1门首选科目(物理、历史科目中2选1)和2门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4选2)。这一消息通过本报全媒体第一时间迅速传播,长沙晚报官微稿件一天阅读量近30万人次。其中,有读者留言问:学生选科有12种组合,意味着有12种不同类的考生,那么高中学生怎么上课呢?
其实,《实施方案》对此作了说明,提出要稳健推进配套改革,加强对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估与监测,有序推进高中走班制教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创新教学管理和班级管理模式等。记者走访了解到,为应对高考综合改革,长沙部分高中学校已提前摸索尝试选课走班教学。
高一试行学科选课走班
昨日下午,天心区雅礼书院中学召开家长会,专家老师现场解读湖南新高考政策并进行选科指导,吸引了近500名高一家长参加,选科和招生录取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
“此次家长会活动只是学校应对新高考改革的举措之一。”雅礼书院中学校长龙检罗介绍,学校从2018年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尝试选修课的走班教学,本学期又试行了学科的选课走班,目前已收集两次学生选科数据。记者看到,两次选科数据略有不同,第一次首选科目中选择历史的学生要多于物理,第二次则相反。选考科目组合中,选择物化生或物生地、历生政的学生最多。
“为了帮助学生选科更加科学合理,学校将在‘五一’假期进行第三次数据收集,之后再按语数外物和语数外史分类分层分行政班,再在今年高考后分教学班选课走班。”龙检罗表示,新高考新在“不分文理、选课走班”,从行政班到教学班,高中学校在排课、配置教学资源、学生管理与分发作业等方面的压力巨大,学校将引入选课排课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等,按照“提前准备
稳妥推进”的原则落实新高考改革。
在选科方面,他建议,学生要科学选择,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个人志趣与优势、报考专业要求、学校条件特色等,并征求老师、家长意见,“择己所长、择己所爱、择己所适、择势所需”;同时要慎重选择,一旦选课走班,尽量避免更换学科,因为如果选课走班一段时间后再更换学科,已经进行的课程很难补课。“学校不同、学生不同、层次不同,选择的结果应该很难有共性,这也正是选课走班的难点所在。所以高中校既可能面临老师结构性缺编,也可能面临部分老师的富余。”龙检罗告诉记者。
选课走班教学将成为新常态
记者走访了解到,其实长沙有多所高中学校在摸索尝试选课走班教学。在麓山国际实验学校,虽然高一年级没有实行所有学科的走班,但4年前就已试行走班制,该校对高一学生还组织了模拟选课走班等举措。根据“3+1+2”模式,长沙市第六中学从2017年开始就启动了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四个学科的“分层走班”教学试点工作。
“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后,将不可避免地给高中教育带来深层次变革。”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高考综合改革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兴趣和优势及高校招生专业的科目要求,自主选择选考科目。选科以后,选课走班教学的模式将成为新常态。这对高中学校来讲,无疑是育人方式的转变,需要更加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完善课程方案,优化课程结构,为学生选课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需要改变传统的固定班级授课方式,探索建立行政班和教学班并行的教学组织模式,从而对学校的教学组织和日常管理提出许多新的要求。
此外,高考综合改革带来的选课走班,对普通高中的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经费投入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比如,上海、浙江改革后,高中教育投入、教师配置增加到120%。“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充分挖掘现有的资源潜力,提高使用效率,还要加大投入,提高条件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高中学校建设标准、装备配置标准、教师编制标准和经费投入机制,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创造必要的条件。”该负责人表示。
相关新闻
长沙首个生涯规划名师工作室成立
帮学生做好高考“选择题”
长沙晚报讯(全媒体记者 舒文 通讯员 彭联联
马臻)《湖南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后,“3+1+2”的高考新模式备受关注。为迎接新高考,前日上午,明德教育集团名师联盟在明达中学正式成立,与此同时,明德教育集团还整合集团优质师资,率先全市在集团内分别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德育、生涯规划名师工作室。将生涯规划名师工作室与语文、数学、英语等重要学科名师工作室“齐名”,无疑成为一大新亮点。
明德教育集团为何要成立生涯规划名师工作室?明德教育集团总校长、明德中学校长刘林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生涯规划不仅仅是新高考的产物,早在新高考前明德中学一直都在探索,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专门成立生涯规划名师工作室,不仅是想继续强化这方面的研究和服务,也想以此为载体,打通从小学到高中各学段的壁垒,探索从小学到高中12年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为学生发展提供服务,实现一体化的发展。”
据悉,明德教育集团生涯规划等六个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均是经过严格考核和评估产生的,并且在经费和制度上得到了保障。
在生涯规划名师工作室交流会现场,作为成员学校之一,明达中学多名老师积极发言。明达中学教学副校长张雪林向记者介绍,为了适应教育改革新形势,学校以生涯规划教育为抓手,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率先全省推出了自编生涯规划教材,定期开设生涯规划课,而且还为学生在校外搭建了多个社会实践平台,让学生通过系统的生涯规划学习,专业的教师指导,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在未来课程选择中能够有的放矢。“新生入校时,我们会给他们建立生涯档案,其中包含学生的心理、性格测试等内容,并且每隔一段时间会对学生做相应的跟进,不断地丰富档案内容,让学生生涯规划逐渐明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新高考选科有12种组合,课该如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