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是增长速度的新常态,即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二是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即从结构失衡到优化再平衡。三是宏观政策的新常态,即保持政策定力,消化前期刺激政策,从总量宽松、粗放刺激转向总量稳定、结构优化。
【前言】
如何把握未来十年的中国经济大趋势?习近平总书记近期调研时强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我们把这一提法称之为“习近平常态”(Pinormal)。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围绕这种“新常态”推出系列专题报告。在这篇主报告当中,我们首先结合习总书记提出的“三期叠加”,总结了“习近平常态”的核心特征:一是增长速度的新常态,即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二是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即从结构失衡到优化再平衡。三是宏观政策的新常态,即保持政策定力,消化前期刺激政策,从总量宽松、粗放刺激转向总量稳定、结构优化。
【目录】
一、经济增速的新常态:内外红利衰退,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
1.供给端的新常态:人口红利衰退,储蓄率出现拐点,潜在增速下滑,劳动力比较优势丧失
2.需求端的新常态:全球化红利衰退,全球经济从失衡到再平衡,外需和外资从涨潮到退潮
二.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从结构失衡到优化再平衡
1.产业结构的新常态:从工业大国向服务业强国
2.质量结构的新常态:从“吹泡沫”到“挤水分”,实现有效益、有质量的增长
3.区域结构的新常态: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发展,打造一弓双箭格局
4.金融结构新常态:打破金融垄断,让利实体经济
三.宏观政策的新常态:前期政策消化期,从西医疗法到中医疗法
1.财政政策的新常态:从挖坑放水到开渠引水,从建设型财政到服务型财政
2.货币政策的新常态:从宽松货币到稳健货币,从总量宽松到结构优化
3.供给管理的新常态:从浅水区改革到深水区改革
【正文】
一、经济增速的新常态:内外红利衰退,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
过去十年的高速增长主要来自两大红利的驱动。从供给端看,内部的人口红利带来了丰富的廉价劳动力,推升了储蓄率和潜在经济增速。从需求端看,外部的全球化红利带来了外需的爆炸式增长和外资的大规模涌入,奠定了外向型增长模式的基础。但目前来看,内外两大红利正在加速衰退,甚至变为拖累,这势必导致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从国际经验来看,高增长之后的“换挡”也是必然趋势。根据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的统计,二战后连续25年以上保持7%以上高增长的经济体只有13个,排除博茨瓦纳、马耳他、阿曼这样的小国,剩余10个经济体基本都从第三个十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