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大理永平县发生3.1级地震,第二天一早,大理的天空中,就出现了老人家常说的“地震云”,美了一片天地。
洁白的云层呈鱼鳞状于空中铺开,有疏有密,与深蓝的天空对比强烈。
抬眼去看,太阳好似被一层绣布遮挡,但是更像一个巨大的荷包蛋挂在天上,惹人发笑。
大理风大,风一吹,就好似将原本摊得薄薄一层的云彩重新赶在一起,一层一层重叠着,似一团整体般移动,却始终层次分明。
身边的老人家说,这个是地震云,有地震才会出行的天空异象,小编不敢轻信,连忙上网查找了相关资料。
果然,“地震云”与地震,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以为云可以用来预测地震,这样的误解其实从古代就开始流传。
1624年,明天启年间,意大利传教士龙华明和高一志,摘录西欧古籍,写成《地震解》一书,呈送给太宰崧毓。其中第八章“震之预兆”里,预兆五就是“地震云”:“昼中或日落后,天际晴朗,而有云细如一线甚长,震兆也。”
1935年,宁夏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中也说:“忽见黑云如缕,宛如长蛇,横亘空际,久而不散,势必地震”;
1941年5月5日,黑龙江绥化6级地震前:“伪县府庶务科长看见,在西北天空中有如烟云的三系,其间带有黄色而明亮”。
但实际上对地震云究竟是一种怎么的形态,也是众说纷纭,在老人家的眼里,很多奇怪的云,都会被叫做地震云。
而网上形形色色的“地震云”,以高积云或层积云居多,因为这两种云容易形成网状(鱼鳞状)、波状(肋条状)、絮状、透光、放射状、荚状等“怪异”的样子;再加上有时出现在傍晚或早晨,染上了晚霞或朝霞的颜色,就更被疑为“天有异象”了。
而高积云、层积云,包括其它被疑为“地震云”的云,在云的科学分类云的分类中都有其对应的属种,其成因也有科学解释,并不能用以预测地震。
很多人觉得这些云“怪异”,是因为他们很少抬头看云;对于气象专业的观测人员来说,这些“怪异”的云并不怪异,也不罕见。
所以,大家在看到“地震云”的时候,更不用心怀惴惴,只需坦然欣赏美景就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地震云图片]美不胜收 老人家口中的地震云惊现大理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