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阳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并按照省委要求,坚持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等四场硬仗,强力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
今年4月16号,清镇市站街镇103家农户高高兴兴的聚集在一起,他们之所以高兴,是因为即将参加举行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站街安置点集中搬家入驻仪式。据了解,去年清镇市在站街工业园区内规划建设了面积17832.3平方米、总投入近5000万元的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点项目。建设了104套住房,安置103户366人,当天的集中搬迁仪式后,搬迁农户可以陆续入住新居,村民罗登秀就是其中一户。
搬迁户 罗登秀:我们是从麦格乡腊脚村五组搬到这里来,这里条件最好,我家孙孙也在这里读书,各样条件都好。
当天和罗登秀一起来的还有,蒋院村搬迁户陈永贵,分到新房,搬进新家,面对即将过上的幸福新生活,陈永贵说,这都是得益于政府的好政策。据了解,为了让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活保障落实到位。清镇市还举行了多次专场招聘会,上百家企业与搬迁移民达成用工协议。搬迁户子女就近入学问题、医疗等方面也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搬迁户 陈永贵:今天搬到站街来以后,有电、有水,原在老家吃水都成问题,都是挑水吃,感谢人民政府。
同样是扶贫搬迁,在今年3月,开阳县2017城关镇蒋家寨安置点也举行了易地扶贫搬迁抽签分房仪式。当天,来自全县314户1301名贫困群众选到了期待已久的搬迁安置房。搬迁户王忠巧、林树强夫妇在移民安置点做起了蔬菜生意,当起了小老板,摊位是由毛稗田安置小区新建的农贸市场提供的,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生意也越做越好。
搬迁户 王忠巧:以前我们是杀猪、卖肉,现在我们搬到这个小区来,(摆摊买菜)也是为了方便大家,经济嘛,也是可以的,收入还是可以。
搬迁户黄仕香的老家来自高寨乡久场村,是开阳县最边远的地区之一,他们一家六口是去年入住毛稗田安置小区的,贤惠勤劳的她努力适应城市生活,在小区超市里看到有适合的岗位,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进来。
搬迁户 黄仕香:反正比以前好多了,原来就是一直在这里租房子带孩子(上学),现在政府把房子给我们安排在这里,又带孩子,又能上班,都方便,条件也好,(工资)一个月有一千多两千块钱,又有生活费了。
开阳县城源公司物业管理部负责人 况松:我们的超市、物业管理公司(工作人员)都是从业主里应聘来的,(现在)总共解决了11户人就业难的问题。小区农贸市场共设立了18个摊位,摊位都是面向小区住户的,业主优先,像特困户,我们都会给一定的优惠,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温暖。
过去靠天吃饭、靠山喝水,如今,靠技术赚钱、靠创业发家,搬迁户进城以后,为了切实提高移民群众的就业能力,引导和帮助移民群众转变就业方式,我市不断积极探索,创新举措,鼓励搬迁群众在安置点和城区内自主创业和就业。
县发改局扶贫生态移民办综合科负责人 彭波:我们会对接县里面一些入驻的企业,优先吸纳搬迁群众里面的劳动力来就近就业。同时开发一部分公益性岗位,并且扶持他们、鼓励他们自主创业,总体我们要实现每户搬迁群众至少一个劳动力以上实现稳定的就业,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据悉,2018年我市还将规划建设6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总投资11.9亿元,共规划安置2476户、10048人。包装:6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中,花溪区桐木岭2018年安置点规划安置286户、1060人,乌当区云锦尚城2018年安置点规划安置278户、1072人,清镇市站街镇2018年安置点规划安置376户、1600人,修文县龙场镇2018年安置点规划安置285户、1075人,息烽县永靖镇2018年安置点规划安置365户、1519人,开阳县城关镇2018年安置点规划安置886户、3722人。
截至目前,各相关区(市、县)已全部完成搬迁对象识别、实施方案编制审批等工作,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和清镇市已完成主体工程施工招投标。
贵阳市农业委员会党委书记 刘大英:今年省委省政府发出脱贫攻坚行动令以后,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我们市县两级都迅速落实、安排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落实好脱贫攻坚五步法(和产业发展)八要素,着力的打造好扶贫攻坚四场硬仗,落实好省会城市的责任担当。
在此项工作中,我市将全面开展搬迁对象识别“回头看”,逐户开展再检查,确保搬迁对象精准率达100%;同时紧扣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有组织地通过“三变”模式或土地流转承包形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树立扶贫扶“智”扶“志”的理念,使搬迁群众依靠艰苦奋斗逐步实现搬迁致富。
来源:知知贵阳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