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策略 资管新规火线快评】微调更加务实,后续执行节奏将是影响市场的关键
事件:4月27日,央行、银监会、证监会等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以下简称《意见》),《资管新规》最终落地
点评:
1.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3点“务实”变化:
与去年底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本次正式文在三个方面与之前口径相比略有放松,体现了管理层在大的防范金融风险、去杠杆基调不变基础上,“事缓则圆”,不应去杠杆而造成金融风险扩散的更加务实的态度:
1)“空窗期”延后一年半:原《征求意见稿》过渡期截止日期为2019年6月30日,本次《意见》将过渡期延长至2020年底,比之前市场预期的延长6个月还要再长一年
2)净值化考核并未“一刀切”,对部分产品给予了一定“豁免”:原《征求意见稿》强调“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实质暗含了所有资管产品均应采用市场化的净值管理。而本次《意见》正式文件则列出“符合两类条件之一”的可以采用“摊余成本”计量的“豁免”,主要是“封闭式产品,所投金融产品类型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或没有可靠公允价值计量”,这就为银行保本型理财的有序转化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3)对私募产品分级限制有所放松:原《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四类”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本次《意见》正式文件只明确“公募产品和开放式私募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没有再提“投资于单一投资标的私募产品,投资比例超过50%即视为单一“;”投资债券、股票等标准化资产比例超过50%的私募产品。”
2. 以史为鉴,后续金融监管对市场影响猜想:落地仅是开始,相关细则及执行节奏或将扩大市场波动率
1) 尽管本次《资管新规》正式文与《征求意见稿》相比体现出了一定“务实性”,但金融防风险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的未来三年“三大攻坚战”之首,管理层对于监管和去杠杆的定力是明确的。
2) 以史为鉴,在上一轮强监管周期是98年,背景是90年代初期近十年鼓励创新之下金融乱象的剧增,导火索是98金融危机后中央对金融风险的高度重视,上一轮监管周期中纲领性文件《关于深化金融改革,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通知》的落地,仅仅是金融强监管周期的开始,后续伴随金融工作委员会等的成立,97 年到 98 年,共关闭 包括1家商业银行在内,42 家存在经营问题的金融机构,股、债、期货、局部楼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强震荡。
3) 本次《资管新规》正式文件,从实质内容上说,打破刚性兑付、实现净值化管理、防止多层“嵌套”,严禁表内资管等实质性内容并没有任何动摇和改变;从出台时间点看,在深改委会议一个月左右正常公布,打破了此前外媒的“因担心中美贸易战加剧和经济下行,资管新规延后公布”的传闻,体现管理层金融去杠杆方向,并不应短期经济波动而改变的坚定意志。
3. 资管新规对A股市场的直接影响:关注信托、资管、股权质押到期对于部分个股及板块的资金风险
就A股市场而言,金融监管涉及到的场内“类杠杆资金”主要包括信托、资管、股权质押几块,根据我们的测算:
1)资管和信托:从总量上看,资管+信托流通市值总体量约2340亿元,约占总流通市值的1.06%,即对总量影响有限;从分布上看,呈现持有占比越大平均市值越小,即资管与信托计划倾向于持有小市值股票的规律;最后,由于资管与信托计划的市值分布存在严重的“右偏”形态(即大部分个股占比量较小,个别股票占比较大,48只个股资管信托计划占比超过10%),部分个股可能存在一定风险;从行业上看,房地产开发、电源设备、高低压设备、化学原料、纺织制造等传统行业居多。
1) 股权质押:从整体市场来看,未来1年内整个A股市场存在质押解禁总额超过1.8万亿,占整个A股市场总市值的3%。其中主板解禁额度约8400亿,中小板约6200亿,创业板约3600亿。从股权质押“爆仓风险”看,全市场高质押爆仓风险个股有396家。从行业分布看,钢铁、综合、房地产、纺织服装和采掘是前五大数量最高的行业
4. 投资建议:短期有助市场企稳,下半年关注落地过程中对部分板块及个股的冲击。就短期而言,资管新规落地,特别是“空窗期”等超预期延长,叠加A股纳入MSCI临近,有利市场企稳。然而,我们特别强调,以史为鉴和管理层对于去杠杆的坚定意志,在下半年,《资管新规》配套细则落地及执行过程之中,市场及部分信托、资管、股权质押较高的个股及板块仍存在波动率放大的风险
配置方面,市场风格上,成长和大金融板块仍是中期的配置方向。消费要好于周期,周期更多是在增长下行期的博弈机会。成长方面,坚定看好自主可控,未来“新蓝筹”的四大方向:核心军品、计算机、半导体和创新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华创证券评资管新规:资管信托市值2340亿约占总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