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论坛现场。来源:中企图库
人工智能将如何推动实体经济发展?风口上的人工智能,在资本的加持下,未来会走向何处?
文 | 《中国企业家》记者 张弘
编辑 | 尹一杰
“站在人工智能这个大赛道上,我们是共同的市场开拓者,可能大家的基因有些区别,但在整个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上,我希望大家是并肩前行的。”2018年6月30日,旷视科技总裁付英波在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8(第十八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暨粤港澳大湾区南沙论坛上说。
作为全球下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关键领域,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当前,国内各大公司纷纷加快人工智能布局,AI技术革新也成为赋能实体经济产业升级的关键载体。
但人们还是会发问:人工智能将如何推动实体经济发展?风口上的人工智能,在资本的加持下,未来会走向何处?
对此,参加本届未来之星的企业代表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以下为企业代表发言节选:
京山轻机集团董事长李健: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也是一个很大的应用市场
提起人工智能,更多人对人脸识别、金融、安防等这些领域的应用比较熟悉,其实工业领域也是一个特别大的应用市场。
在中国,这是一个特殊的市场,由于它本身具有非常完整的产业链,同时本身也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市场。技术的进步和中国特殊的巨大的自动化市场,使得给中国所有做工业自动化特别工业机器人以及应用领域企业都带来了巨大的飞跃和突破。
但不得不说,在硬件基础上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也是很多工业机器人的核心。
京山轻机集团算是国内布局得比较早的企业之一。早在2012年,它就开始了在机器人的集成和应用及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这已经成为我们最近几年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
但工业领域最复杂的一个问题是每个细分行业的数据信息存在不一致性,因而推动起来存在很大的难度。
神策数据联合创始人、研究院院长刘耀洲:人工智能的根基与数据相关
从互联网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不管是线上产品还是汽车领域的线下产品,一个重要的根基是日常数据的积累,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大化之后的一些数据分析。比如喜马拉雅积累用户数据,让产品更懂它的用户。
但这其中还有很多的基础工作要做,目前需要做的还是偏基础的数据积累。随着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的完善以及产品的更新,未来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以及效率的提升。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商汤研究院院长王晓刚:人工智能的强联阶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我们一开始做深度学习,其实有点像“把机器做成一个婴儿”,随后靠人工注入大量数据。当这个婴儿逐渐成长,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如今它识别能力基本上已经超过肉眼,这个时候人工这里标注的这些数据、肉眼标注的数据对它起的作用已经非常有限。
所以,当前要做的事情是在没有人工肉眼标注的时候,在与标注有大量出入的时候,让这个模型的算法、性能能够持续地提升。
但另外一方面,目前所取得的突破还是在一些单点的任务上,在人工智能里面有弱联和强联。弱联就是说在指定的任务比如说人脸识别这样一个特定的任务里面,现在是做得比较好的,但是强联真的就像机器像人一样,能够理解人的感情,能够去做各种各样的创造。
而这些实际上现在差得还是非常远,很多时候用户对于需求的期望可能是强联,我们甚至真正希望机器有一天能够像人一样能够读懂我们,但这个实际上还有很多的一段路要走。
旷视科技总裁付英波: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三大因素
有些单点的技术和单点的方案确实机器已经突破了人的高度。今年我们最大的一个内容或者最大的工作是把我们的产品和方案继续打磨好,在更多的场景下,在更多的行业里面给这个行业做赋能,做行业改造,真正给行业做到降本增效。
如果想成功落地,在发展过程中主要考量的因素有三个:第一点是产业链,因为我们是一家做计算机视觉软和硬都有的一家公司,所以特别是硬件这一块,我们可能需要大量的这样一些硬件的合作伙伴,能够和我们做整个的产业和产品的协同,同时在软件这一块,因为我们需要大量的数据来做这样一些训练,所以我们也需要有一些做数据相关的公司,包括神策这样一些合作伙伴一块在我们整个大的产业链里面和我们一块来协作。
第二点是对于人才的渴求,我们在选择一些地方的时候,可能对于当地的高校,当地的一些人才资源是非常看重的,这也是我们选择非常重要的一个依据。同时反过来在地方的招商里面,可能也是要建立人工智能这样一个大的产业,人才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
第三点是场景,希望南沙如果要把人工智能这个产业作为主导的NO.1的行业做起来,让这些落地的企业,包括整个产业链里面的这些企业能够深度地参与进来,有这样的一些场景其实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通过这些场景的落地可以把方案和产品都打磨好。
深圳优必选公司的首席战略官任健:技术、市场、供应链等构成核心竞争力
消费类机器人对于一些核心零部件的强度、耐用度的要求没有工业机器人那么高,这对中国企业而言是一个更好的机会。优必选依靠十年自主研发的伺服舵机技术生产的消费类机器人,舵机完全依靠自己设计、生产,这也是核心竞争力之一。我们不仅拥有巨大的市场,还有成本优势包含整个生态链、供应链的完整和成本优势,都构成整个中国的核心竞争力。
小鹏汽车创始人兼总裁夏珩:汽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未来可期
关于汽车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在汽车方面的应用,整个的产业链体系和人的构造一样,首先得有眼睛、鼻子、耳朵,自动驾驶汽车上的“眼睛”毋庸置疑是摄像头,雷达有点类似于鼻子,可能比喻不是太恰当,网联是有类似于耳朵,这是自动驾驶最关键的一个基础。
我们的大脑、计算,大脑可能得分小脑和大脑,小脑就是我们本端的车载控制器系统,在这一块其实我们知道像英特尔、英伟达在这方面都有很多的一些涉猎了,我们在机动式开发里面也有很多的自主开发,也是一个联合开发的过程。
实际上很多机器人控制越来越精准了,而汽车最重要的自动驾驶控制就是油门、刹车、转向,这些也是在自动驾驶的产业链里面非常关键的。一说到汽车的产业链,大家都会想到变速箱、车身底盘,而在未来人工智能部分一定是驾驶链里面最有附加值的驾驶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