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式发展是指以区域内的资源、技术、产业和文化为基础,以区域内企业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本地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最大化区域的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内生式发展的内涵应当包括三个方面:
1.地区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地方基于内部的生长能力,同时保持和维护本地的生态环境及文化传统。基于内部的生长能力强调的是摆脱地方发展对于外界资本的依赖,使本地人重新回归到主导自身发展的地位,激发源自地方内部的生长能力,这种能力包括积极应对外界挑战的能力、学习创新的能力、组织动员的能力,等等。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衡量地区发展的指标已经由单一的经济指标向多元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指标转化,曾经盛行一时的重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外源型开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乡村发展的需要。在内生式发展模式中,追求的目标是人的基本权力的实现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点与马克思“自由人”的概念也是相符的,除了经济以外,生态和文化也被作为重要的指标纳入到考察乡村发展的体系中来,如 Jenkins 强调的,应保持传统文化在内生式发展模式中的重大影响 。如果换一种表述方式,多元化的发展目标更接近于一种能力的培养,乡村地区只有具备了自发的生长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全面而长远的发展。
2.为了实现第一点的内容,为培养本地发展的能力,最好的途径是以当地人作为地区开发主体,使当地人成为地区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乡村—都市二元对立”( rural urban dichotomy) 的观点在当代已经受到全面的质疑和批判。乡村的存在并不是为了牺牲自身的利益以维护城市的发展,乡村和城市之间应该建立一种新的互相合作、协调的关系。内生式的发展策略不允许外部力量剥削当地的利益,当地人应该成为地区开发的主要受益者。考虑到当地人对于本地的熟悉程度以及对本地利益的维护程度,应该吸收当地人参与到整个地区开发的过程当中。但同时,这并不意味着乡村将离开城市独立发展,恰恰相反,乡村可以合理利用外部的资金、信息、技术,只要保证整个地区开发仍然是以当地人为主体。
3.为了保证第二点的途径,必需的措施是建立一个能够体现当地人意志,并且有权干涉地区发展决策制定的有效基层组织。内生式发展不仅是指导理念的变化,还涉及地方组织的变化,传统的由上而下的中央集权式的组织往往因过高的管理成本和低下的效率,已经不能满足地方日益高涨的发展需求。“内生”(endogeneity) 几乎是“自下而上”(bottom up) 、“基层”( grassroots) 、“参与”(participation) 这些词汇的同义词。由于内生式发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依靠基层力量推动的发展模式,而不是自上而下依靠行政命令推行的发展模式,显然建立一个有力的基层组织是进行开发的重要前提,例如国外发达国家广泛存在着的社区基层组织。在国内,目前这种组织的力量相对较弱,最广泛的基层组织代表为村委会,另外在一些家族观念浓厚的地区还存在着宗族力量。
展开
展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内生发展''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