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搞好自身建设,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有韧劲、恒心。有的工作要常态化、制度化,有的工作要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强化,有针对性解决突出问题。”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加强基层党员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当前基层党员的思想状况,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员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全面从严治党,重在打牢基础,加强基层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基础牢则政权稳,基层治方能天下安。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大厦的牢固地基,承担着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重要责任。基层党员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只有每一个基层党员都积极向上、创先争优,整个党的组织才能坚强有力、朝气蓬勃,才能在各种严峻形势面前,经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党的执政地位才会固若磐石。
从严治党必须从严管理好每一位党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这既是回应百姓关切、维护群众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之意。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要“全覆盖”,目前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乡镇、村、街道和社区里的党组织,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抓基层党员思想政治建设是做好这些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所在。
当前,吉林市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实现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落实好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的各项要求,加快建设创新吉林、法治吉林、生态吉林、开放吉林、文明吉林、幸福吉林,关键在党,核心在基层,必须紧紧依靠全市1.1万个基层党组织和25万名党员带领全市人民共同奋斗。因此,应全面加强基层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二、突出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确保加强基层党员思想政治建设有的放矢
吉林市基层党员队伍思想状况上是好的,能够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肯定态度,绝大多数基层党员能主动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帮助群众,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挺身而出,展现了党员良好形象。但基层党员思想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六点:
一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有的党员“信仰之魂”有所缺失,“精神之钙”有所流失,认为理想信念虚无缥缈不实际,共产主义是“水中月”、“镜中花”。有的党员对信仰问题不想谈、不愿谈,甚至参与宗教活动。
二是党员意识有些淡化。有的党员对“我是谁”的角色定位不准,在城市社区,居民身份意识强于党员身份意识;在非公企业,打工者身份意识强于党员身份意识;在机关,公务员身份意识强于党员身份意识。有的党员不能认清“为了谁”,没有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导致群众认可度降低。
三是价值观存在一些偏差。有的党员存在追名逐利思想,讲奉献少了,要回报多了;有的党员不能把个人利益和广大群众的整体利益结合起来,片面强调个人利益最大化。在农村,个别党员干部甚至利用家族势力影响选举。
四是组织观念有些淡薄。一些党员长期脱离组织,有的甚至多年不与组织联系,出现了组织关系不上交的“口袋党员”、不愿暴露身份的“隐形党员”和不参加组织活动的“档案党员”。?
五是先进性体现不够明显。少数党员党性不强、素质较低、群众威信不高,没有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这一问题在农村尤为突出,老党员体弱多病不能发挥作用;年轻党员长年务工无暇发挥作用;生活困难的党员无法发挥作用;有的富起来的党员不愿发挥作用。
六是进取精神有所减退。有的党员缺乏责任意识,满足于看摊子、守位子,得过且过思想表现明显。有的党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有畏难情绪,不想担当、不敢担当,往往采取躲避的态度,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三、加大投入力度,落实“五大工程”,探索加强基层党员思想政治建设的治本之策
实践证明,解决基层党员思想状况方面的这些问题,必须转变过去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严”和“实”的精神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为此,我们在全市开展了“基层党建加强年”活动,通过实施“五大工程”提升基层党员思想政治建设水平,为推动全市新一轮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大力实施“政治引领”工程,不断强化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增强基层党员方向感。加强基层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努力打造一支敢抓敢管、善抓善管的书记队伍。注重强化首责主业意识,在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书记中开展带头下基层、上党课、作报告、搞研讨、抓帮扶、促脱贫“六带头”活动,实行基层党组织书记任职宣誓制度,以上率下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注重完善包保机制,建立了市委常委包保县区、县区常委包保乡镇和街道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为基层提供领导支持和智力保障。注重完善测评考评机制,加大基层党建在干部考核和工作评价中的权重,每年对全市2200多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述职评议考核,及时查摆问题,落实整改责任。
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加强基层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基层党员先进性。以“两学一做”为契机,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努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抓基层党员思想动态监测分析,通过多种渠道建立思想动态数据收集系统,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实效。抓系统培训,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2016年轮训党员5万人,力争用3-5年时间对全市基层党员轮训一遍。抓理想信念教育,深度开发以东北抗联为主题的党性教育基地,通过组织学习参观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吉林市劳工纪念馆、桦甸市杨靖宇密营等,引导基层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抓廉政警示教育,利用吉林监狱、吉林市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展馆开展现场教学,提高感染力和渗透力。抓党员自学,不断拓展网上学习培训范围和方式,在与党员互动交流中扩大影响、凝聚共识。
大力实施“宗旨践行”工程,不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基层党员责任感。针对有的党员宗旨意识、党员意识淡薄问题,开展基层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建立党员先锋岗、示范岗、责任区,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常态化服务,目前已形成一批有广泛影响、受群众欢迎的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全面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模式,建立基层党员承诺、践诺、述诺责任机制,将党员参与活动、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如实记录和量化计分,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培树先进党员典型,以建党95周年为契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广泛宣传先进党员典型事迹,传播正能量,弘扬新风气。
大力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不断强化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提升基层党员使命感。基层党组织建设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员能否联系和发动群众,关系到党组织和党员能否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工作实践中,加大硬件建设投入,在农村整体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服务建设,在社区加强室外活动场所配套建设,在国企做到改革过程中党建工作同步谋划、党建场所同步建设、党组织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打造“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标准化党建场所。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通过建设“强村富民”服务型村级党组织,在党务、政务服务基础上不断拓展商务、事务服务;通过建设“便民利民”服务型社区党组织,全面推进民事代理代办、错时延时服务;通过建设“双促双增”服务型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推动生产经营、凝聚党员群众、助力企业发展;通过建设“学习效能”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切实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发挥基层党组织脱贫致富作用,稳步增加基层组织运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开展党员带动脱贫、党员带头脱贫“双带”活动,通过政策、资金、人才倾斜,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带动村民致富。
大力实施“激励帮扶”工程,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增强基层党员归属感。在强调党员担当、尽责的同时,应加强党员思想、工作、生活上的组织关怀。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利用2016年换届契机,认真落实基层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让基层党员更多地参与到党的生活和建设中。建立经常性党内谈心谈话制度,帮助党员解决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健全完善党内帮扶机制,建立了困难党员群体信息台账和帮扶基金,积极开展结对帮扶、节日慰问,形成了党员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决的工作机制,使基层党员深切感受到了组织关怀,有了归属感。
? (作者:中共吉林市委书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落实“五大工程” 加强基层党员思想政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