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碑的故事2纪功碑及精神堡垒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一(手机广告位)

重庆最重要的地标之一“人民解放纪念碑”命名于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却是建成于三年前中华民国的国庆节“双十节”, 解放碑前身原名“抗战胜利纪功碑”,是中华民国政府在1947年建成的。



解放碑的前身是纪功碑;纪功碑还有个前身,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陪都的“精神堡垒”。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南京沦陷,中华民国政府迁都重庆陪都,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占领了中国大片国土,并对陪都重庆的市民及民间设施进行长达五年半的无差别空袭轰炸,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直接以平民和居民街道为目标实施空袭,突破了当时的战争伦理底线。

为象征全国人民不屈意志、宏扬御侮精神、表达抗战到底决心。1940年底,中华民国政府在重庆街头一被日本轰炸的大弹坑处,破土动工修建一座“精神堡垒”,在施工过程中,常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炸了修,修了又炸,断断续续地修了一年多,于1941年12月30日竣工。精神堡垒为碉楼烽燧台形状,高七丈七尺,寓意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顶上设有旗杆,底座面对民族路一侧,写有“精神堡垒”四个大字,其余三面分别写上“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意志集中,力量集中”、“军事第一,胜利第一”。此后,重庆城的一些群众集会和大的纪念活动,都在精神堡垒下举行。




精神堡垒采取用木料为柱,墙体是将木板条钉柱上外抹水泥砂浆筑成的夹壁墙,再刷成黑色,以利防空。夹壁墙经风吹雨打及日本飞机的连续轰炸冲击震动,不到两年被炸坍塌了。政府没钱没精力重建(毕竟相当于八层楼高的建筑在那时还是不简单的工程),只好在原基座上立一根旗杆代替,人们还是称这里为精神堡垒。很多人包括国际朋友去看精神堡垒,本以为是一城堡,结果看后都觉得奇怪:为什么把一根旗杆叫作精神堡垒?

虽然只是一根旗杆,也是国家和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那时候每天还举行升降旗仪式,虽说仪式较草率,但在升旗时,周围的人群都要求停止活动,目视旗帜升到旗杆顶。什么旗帜?那时代表中国民国的青天白日旗。

抗战胜利后,当局考虑到陪都重庆为抗战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决定在重庆修建一批纪念抗战精神的建筑,计划有“抗日胜利纪念柱”、 “抗战胜利纪念堂”、 “凯旋门”、“自由女神像”等等。可是国民政府此时只顾着还都南京,无暇来管这些事。拖了一年多,重庆市时任市长张笃伦想开干了,却又发现钱袋不够鼓,经费做一个项目都紧张,无奈之下,只好削减项目,最后决定把原计划项目之一的抗战纪念柱改为“抗战胜利纪功碑”建在原来的精神堡垒处。1946年10月31日,纪功碑奠基开工;1947年8月基本建成,10月10日“双十”节纪功碑举办揭幕典礼,市长张笃伦主持典礼并致词。




纪功碑是一座钢筋水泥建成八面塔状建筑,塔座下有地下室,塔楼有八层、高27.5米,有了望台。碑座由8根青石砌成的护柱构成,碑座外面嵌有石碑,分别镌刻有:国民政府行政院《明定重庆为陪都令》,国民政府文官长吴鼎昌撰写的《抗战胜利纪功碑铭》,国民政府主席重庆行辕兼代主任张群撰写的《抗战胜利纪功碑碑文》等。纪功碑壁上,藏有纪念钢管,管内放有设计图样和有关人的签名,并放有代表此一时期文化产物、名作、报纸、邮票、钞票、照片等。碑上由当时四川才子、曾在大清晚期当过翰林院编修的赵熙所书“抗战胜利纪功碑”七个大字(也有资料称是由市长张笃伦题写)。当时的《申报》称这是“唯一具有伟大历史纪念性的抗战胜利纪功碑”。

(《抗战胜利纪功碑铭》:国民政府于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开始抗战,为建瓴审势,经野制宜之计,是岁十一月二十日移驻重庆,导率全国,共御强敌,遂以西南重镇建为陪都。中经八载,赖领袖英断,军民效命,繄盟邦协力,终至日本乞降,乃于三十四年九月三日宣告胜利。寇氛既息,疆宇既复,政府迁都南京,而重庆官民爰有伐石着绩之举,张市长伯常嘱为撰文,以昭悠远。余惟抗战之制胜在于同心,建国之期成亦然。民族光荣与夫世界和平之所系,舍是莫由。乃播之铭语,俾行路永歌,以憬国人之思。铭曰:黾勉同心,勿怠勿荒;以成胜利,以建新邦。  -----国民政府文官长吴鼎昌谨撰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月 )

 


1949年11月30日,解放军进入重庆城。12月1日,在纪功碑下,举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仪式。12月12日,刘伯承、邓小平进驻重庆。后不久,重庆各界代表提议修建“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经西南军政委员会(*见注)批准,决定在原纪功碑的基础上,加以改建而成。1950年国庆节,“人民解放纪念碑”正式命名。纪功碑只“存在”了不过三年。

另:重庆作为抗战陪都,本留有不少史迹旧址,可惜好多没有保存下来,如国民政府大楼,在1978年X X主政重庆时被画了个圈圈写了个拆字,一座很有特色非常结实的陪都史迹建筑就消失了。





(*注 五十年代初,中央政府不直接领导管理省一级机构,而是将全国统一设为东北、西北、西南、中南、华东、华北六大行政区,由这六大行政区的军政委员会管理下属省一级区划,那时候西南大区下面的行政区划没有四川这个“省", 后来的四川省是由那时四个省级的川北、川南、川西、川东行署、后被撤销的西康省的一部分及当时的重庆直辖市构成。后来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当时任省级川北区委书记、川北行署主任。西南军政大区首府设在重庆,负责人是刘伯承、邓小平、贺龙,够分量吧,元帅就有两位!其实要论评定元帅资格,领导南昌起.义的周恩来和领导百色起.义的邓小平资格都不低,只是因担任党政行政工作而作罢。)



请点击 解放碑的故事1?碑名有点大 解放碑的故事3.解放碑轶事

西安精神堡垒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解放碑的故事2纪功碑及精神堡垒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二(手机广告位)
赞 ()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三(手机广告位)

相关推荐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四(手机广告位)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五(手机广告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