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18日,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宣布,将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在涉及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领域正式对中国启动调查。此举已引发各界对美国采取单边行动损害中美经贸关系的担忧。
贸易武器|“301调查”到底是什么?
“301条款”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的俗称,被称为美国贸易保护的“核武器”。它赋予美国总统单方面实施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的权力,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其他国家“不公平贸易做法”的损害。根据“301条款”,美国可以对它认为是“不公平”的其他国家的贸易做法进行调查,并可与有关国家政府协商,最后由总统决定是否通过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停止有关协定等措施进行报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曾频繁使用该工具以应对与日韩之间的贸易摩擦,近年来该条款主要在其特别修正案下应用于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WTO条款之外的部分。2004年,美国劳联-产联曾提起针对中国劳工权利和劳工标准的“301调查”申请,但最终被美国政府否决;2010年10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应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提出的申请,启动对华清洁能源有关政策和措施的“301调查”。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德·鲍恩比喻,在“301调查”中,美国政府既是警察(判断外国政府是否有错)、检察官(提起诉讼),又是陪审团(甄别证据)、法官(决定是否采取报复性措施)。
2017年8月14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贸易前景|对中国究竟有多大影响?
对中国来说,中美贸易中有所叠加的行业,出口量大的行业首当其冲。当前中国出口美国较多的产品包括机电、服装、玩具等,这些行业或将受到较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国具体的指控是“中国涉嫌违反美国知识产权和强制美国企业进行技术转让”,因此中国在美的科技型企业及和美国科技类公司有较多往来的企业也可能受到直接的影响,甚至是调查。
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对美出口仅占中国GDP的不到5%,虽然美国市场对中国出口商而言仍然很重要,但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出口和投资转向更加依赖服务和消费,美国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对重要性将继续缩小。即便美国贸易制裁措施实施,对中国造成的冲击也不会太大。
媒体解读|为何对中国展开贸易调查?
1、兑现“美国优先”的竞选承诺
首先是目前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活跃,特朗普政府希望借此兑现“美国优先”的竞选承诺。自竞选之初特朗普便反复强调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认为美国在中美贸易中持续遭受贸易、就业、制造业损失,以此佐证对中国抬高贸易门槛的紧要性。根据美国商务部单方面数据,2016年来自中国的贸易逆差占美国总贸易逆差的47%,中国因美方这一统计成为美国首要贸易逆差国。特朗普从竞选时就一直强调“美国优先”,尽管中美贸易谈判“百日计划”已有部分早期收获,但中美在一些事项上仍存分歧,特朗普有意运用自己握有主导权的具有威慑力的便捷经济外交工具,来兑现自己的竞选承诺。
2、转移国内政治焦点
国内施政频频受阻,特朗普被迫在对外经贸问题上寻求“突破”,转移国内政治焦点。因美国政治极化和社会分裂,特朗普上任以来实施的退出《巴黎协定》、“禁穆令”等政策屡遭质疑,推行的医改、税改、年度预算等重要立法议程也一再延期。国内政策的屡屡受挫正在压缩白宫的施政空间,削弱白宫的掌控力。特朗普仅执政半年,其36%的民意支持率已达20世纪以来美国总统同期支持率新低,他所遭遇的建制派精英集体抵制程度在美国历史上更是罕见。凡此种种,成为特朗普拿起美国20年弃置不用的“301条款”贸易保护撒手锏的重要背景,针对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特朗普又可以延续竞选时的战斗风格,继续调动选民基本盘的热情了。
3、寻求谈判筹码和要价
美国国内的混乱僵局使得政府在寻求公平贸易方面底牌不多,而在谈判前频频释放烟雾弹是特朗普政府的惯用手法,这种要价行为几乎可以视作其特色对话机制的一部分。如美国政府为争取在对中谈判中要价更高,曾接连炒作“对台武器销售”、“WTO经济制裁”等。有分析认为,现阶段美国的期望要价是让中国解除企业对外投资的管理政策,这也是其不断加码、不断升级对中国贸易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特朗普通过“301”贸易调查剑指中国,可以最大化地向美国选民显示其努力开拓海外市场、为美国人争取就业机会的形象,因而不排除政治表演性因素,加之“301调查”时间跨度较长,最终结果充满变数。
4、强制扭转贸易逆差
如果只看数字的话,中美之间存在贸易逆差,数额还挺大。比如2016年,中国统计的对美货物贸易顺差达到2540亿美元。美国统计的对华逆差额更是高达3470亿美元,对华贸易逆差占美国逆差总额的比重接近50%。
启动贸易调查威胁对中国商品采取“惩罚性”措施以扭转贸易逆差,助推“买美国货、雇美国人”的“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实施是特朗普的一大诉求。这一点不仅是针对中国,即便是对美国最坚定的盟友——加拿大和欧盟,特朗普的做法也是如此。在本周三即将于华盛顿举行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谈判中,加拿大的最主要底线就是寻求从购买美国货的指令中豁免。
5、意图与朝鲜问题捆绑
从深层诉求来看,将中美贸易与朝鲜问题捆绑才是特朗普的最主要目标。之前,特朗普曾直白暗示,如果中国加强对朝施压,令其收敛核导计划,他就会稍微放过中国。8月10日,他又在记者会上说:“我们每年在与中国的贸易上损失数千亿美元。他们知道我的感受……如果中国帮我们,我对贸易的感觉会有很大不同。”8月12日,白宫传出贸易调查即将启动的消息后,美国《纽约时报》即评论称,“特朗普总统正式展开了通过贸易战争施压中国控制朝鲜行为的‘以中制朝’战术”。
中方反应|不会坐视 将采取所有适当措施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之前我们也多次说过,在中美经贸交流日深,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格局下,打贸易战没有前途,没有赢家,只会双输。
中方多次强调,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的。前不久,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在美国顺利举行。本轮对话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确立了中美经济合作的正确方向,即坚持把合作共赢作为发展双边经贸关系的基本原则,把对话磋商作为解决分歧的基本方法,把保持重大经济政策沟通作为对话合作的基本方式,这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商务部:“301”制度自面世以来,就具有浓厚的单边主义色彩,一直为其他国家所反对。美方已经向国际社会作过承诺,以符合世贸规则的方式执行该制度。中方认为,美方应该严守承诺,不要成为多边规则的破坏者。“我们希望美贸易代表要尊重客观事实,慎重行事。如果美方不顾事实、不尊重多边贸易规则而采取损害双方经贸关系的举动,中方绝不会坐视,必将采取所有适当措施,坚决扞卫中方合法权益。”
根据澎湃、中国青年网、和讯网等整理
责编 晓筱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