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到N只是经验的简单复制,而从0到1则是路程艰辛的创举。”
——彼得-蒂尔《从0到1》
举办国家:乌拉圭
举办时间:1930年7月13日—30日
参赛国家:阿根廷、巴拉圭、比利时、玻利维亚、罗马尼亚、巴西、乌拉圭、智利、美国、法国、南斯拉夫、墨西哥、秘鲁
比赛场次:18场70球
最佳射手:斯塔比莱(阿根廷)8个入球
冠军得主:乌拉圭
观众总数:590,549人
当头顶的烈日如火,吹在身上的热风如浪,街边白花花的大腿明亮晃眼,着急焦躁想着抢头条的足球媒体却开始各种倒计时和周边盘点,作为球迷你心里清楚——2018年的夏天到了,四年一届的世界杯近了,一场全民的狂欢就要来了。不过,为什么场上22个人的比赛,却能够点亮全世界的激情,你心里可能不是那么明亮。那么就请跟着我们的目光,从鸿蒙初开的首届世界杯开始回望,在历史的脉搏中一一解开世界杯撩动世界的密码。
世界杯如今有多火爆?打开维基百科,他们这样介绍——国际足联世界杯(FIFA World Cup),简称“世界杯”, 是一项国家级男子足球队之间的国际比赛,由世界足坛最高管理机构国际足球联合会(FIFA)每四年举办一次,与奥运会交替进行,自1998年法国世界杯起,电视转播观众人数达到40亿人次,远远超过奥运会,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盛会。世界杯亦是世界足坛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赛事。
也许一手促成首届世界杯的时任国际足联主席、法国人儒勒-雷米特怎么都不会想到80多年后的世界杯会超越奥运会,成长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狂欢派对。因为最初促使他创建世界杯的缘由,正是奥运会足球比赛只限业余球员参赛,而彼时职业足球的蓬勃发展使得国际足联不得不跳出奥运会的架构创办他们自己的国际赛事。
正如彼得-蒂尔在其着作《从0到1》中所言:“从1到N只是经验的简单复制,而从0到1则是路程艰辛的创举。”创业如此,创建世界杯的道路同样如此。
1872年,苏格兰代表队对英格兰代表队在苏格兰格拉斯哥的对抗赛拉开了国际性足球赛的序幕,然而这一期间除了英国,绝大多数地方都还是一片足球荒漠。直到1901年,第一场在英国(包括爱尔兰)之外的正式国际比赛才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得以举办,对阵双方则是日后在世界杯上成为老冤家的乌拉圭队与阿根廷队。
1904年,国际足联(FIFA)的组建,让足球运动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正式的推广与普及。奥运会也在1908年将足球这一表演项目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不过早期的奥运会,是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赛的,因为奥委会认为,让这些以运动为生的人参赛有违奥林匹克精神,同时也有损比赛的公正性。
为打破奥运比赛只限业余球队和球员出赛这一条条框框的束缚,举办有职业选手参加的世界最高水平的足球比赛,国际足联从1906年开始了一条近30年的探索之路。
1906年,在国际足联首任主席罗伯特-格林 (Robert Guérin)倡议下,在1906年在瑞士举办了一次国家间的国际足球比赛,不过由于政治体育的不和,这一比赛日后被国际足联官方历史形容为失败之作,而格林也黯然下台。
1914年,国际足联决定将奥运足球比赛定为世界业余足球锦标赛,并从1920年起至1928年止,负责奥运足球比赛的组织任务。但他们一直没有放弃举办一项独立的国际足球赛事的努力。一战结束后,推动世界杯建立的关键人物登场,巴黎红星队的创始人雷米特当选为第三届国际足联主席并继承了同胞盖兰的雄心。他和国际足联借天时地利人和组织的1924年巴黎奥运会足球比赛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届奥运会上,来自于全世界各大洲的球队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地互相遭遇;决赛乌拉圭战胜瑞士的对决,更是令人惊讶地吸引了5万余名观众现场观战。
这一成功充实了雷米特向各国足球界领导人推介世界杯的底气,1925年,巴黎奥运会足球冠军得主乌拉圭公开支持雷米特举办世界杯更是加快了这一进程。在1926年,国际足联通过了‘举办国际足联成员国足球协会的所有国家队都可参加的第一届国际足联世界杯赛’的提案。1928年 5月26日,国际足联阿姆斯特丹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将于1930年举办职业球员也能参与的国际足联世界杯赛。1929年 3月18日,巴塞罗那会议投票选举乌拉圭成为首届世界杯的主办地。之所以将首届世界杯放在乌拉圭,不仅因为它是最早开展足球运动的国家之一,连续两届奥运会足球冠军,1930年更是乌拉圭独立100周年。
然而,从0到1的困难也随之接踵而至。根据此前的决议,1930年世界杯是唯一没有举办预选赛的一届,所有国际足联会员国都被邀请,是否决定参赛要在1930年2月28日之前答复国际足联。美洲国家非常踊跃,有7支球队参赛,而正处于一战后恢复时期和经济萧条期的欧洲国家尽管对足球热情前所未有的高涨,但他们无法接受横跨大西洋这一漫长而又花费高昂的旅程。即使乌拉圭后来表示愿意承担参赛各国所有的食宿费用,但在开幕前两个月,仍然没有欧洲国家申请参与世界杯。
在这样的尴尬的情况下,雷米特不得亲自不介入,动用自己的私人关系发出邀请,最终比利时、法国、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踏上了去往南美的航程。法国是看在雷米特的面子上才派队出征的,国内头号球星阿纳托尔和球队真正的主帅巴罗并未随队前往;比利时则是因为国际足联副主席希尔德雷亚斯的私人关系;更神奇的是,罗马尼亚的所有队员并非由教练选择,他们都是国王卡罗尔二世在石油工厂的工人中随机挑选的。而英国人缺席的理由则非常无奈,由于国内俱乐部拒绝放人,现代足球的鼻祖只能眼睁睁地错过了首届世界杯。
尽管首届世界杯参赛队伍从计划中的16支减少为了13支,但这对雷米特而言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结果了。1930年的这13支队伍和定格在那里的乌拉圭,也由此成为了足球世界中所有荣耀与激情之梦开始的地方。
(视频)国际足联制作的第一届世界杯纪录片(默片无字幕)
1930年7月13日,首届世界杯大幕正式拉起。组委会将参赛的13支球队分成4个小组,第一小组包括法国,墨西哥,智利以及阿根廷,第二小组包括南斯拉夫,巴西,玻利维亚,第三小组包括罗马尼亚,秘鲁以及乌拉圭,第四小组包括美国,比利时以及巴拉圭。每个小组进行单循环比赛小组第一获得出线资格。
赛前,人们普遍认为南美球队将在比赛中占尽优势。而实际上,欧洲球队也是尽显风采。在小组赛中法国队以4-1击败了墨西哥队后,与阿根廷队狭路相逢,虽然最终以0-1不敌负于对手,但是此役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的经典之战——比赛只剩5分钟,法国队还落后1球,当该队队员兰基雷以凌厉的带球逼近对方球门的刹那,巴西籍裁判突然吹响了终场哨。回到更衣室后,主裁判承认自己执法有误,宣布比赛继续,然而,被剥夺了追平机会的法国队却再也找不到感觉,终于负于阿根廷队。而南斯拉夫也在巴西以及玻利维亚的“双重压迫”之下杀出重围,成为四强中唯一一支欧洲球队。
两支南美球队阿根廷队和乌拉圭队进入到最后决赛,携两届奥运会冠军之威猛,乌拉圭当仁不让地在家门口一展风采,并最终在决赛中先1比2落后的情况下,奋起直追、4比2击退阿根廷,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的首任霸主。由于当时并没有指定比赛用球,而双方又都想用自己带来的球比赛,故而当值主裁比利时人兰格努斯决定上下半场使用不同的足球,上半场用阿根廷的,而下半场用乌拉圭的。结果,上半时阿根廷2比1领先,但是在下半时换球之后乌拉圭连进3球,这一插曲也成了日后球迷津津乐道的谈资。
在那支乌拉圭阵中,斯卡罗内和卡斯特罗是最红的一对双子星。作为民族队的当家前锋,斯卡罗内是乌拉圭之前两夺奥运金牌的头号功臣。时至今日,很多人都认为是他和队友佩德罗内,发明了当前我们熟知的“撞墙配合”。而且,斯卡罗内还是定位球和头球高手,曾有乌拉圭作家这样形容斯卡罗内的神奇:“他头槌攻门时,居然能够长时间地完成滞空停留,与地心引力进行着伟大的对抗!”有意思的是,别看斯卡罗内当时被很多俱乐部争抢,他却从未与放弃自己的邮差工作,也没有签署过职业球员合同,因为他不想放弃参加奥运会的机会。
卡斯特罗的引人注目,则是因为他缺少了右前臂——13岁那年,一起意外让电锯夺取了他的半条胳膊。即便如此,这位独臂大将还是在乌拉圭国家队的比赛中呼风唤雨:1930年世界杯,卡斯特罗打入2球,一粒是乌拉圭小组赛首战秘鲁时打破僵局的进球,这是乌拉圭在世界杯上的第一球,另一粒则是乌拉圭决赛面对阿根廷时的最后一球,开山之作与收官之作出自同一人之“脚”,卡斯特罗不愧“独臂将军”的绰号。
1930年7月30日,乌拉圭历史性地成为首个世界杯冠军后,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之后,该国政府宣布7月31日为全国庆祝日。而这届世界杯上18场比赛吸引了近60万观众,要知道乌拉圭当时人口也才200万。决赛时,由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和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只隔了一条拉普拉塔河,为了给国家队加油,超过四万阿根廷球迷不顾生命安危,跳下滔滔大河,集体横渡到乌拉圭为球队助威。最终,总数超过10万的两国球迷共同见证了首届世界杯冠军的诞生。
雷米特及国际足联在赛后宣布世界杯的成功举办值得传颂,并承诺会继续举办。自此,小小的足球席卷全球,世界杯也逐步被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所认可,从1到N的演变成与奥运会比赛并行的全球体育最顶级赛事。
第一座世界杯专用场馆:乌拉圭承办世界杯前便向国际足联承诺将为本届世界杯专门新建一座容量高达9.5万人的球场——蒙德维的亚的百年庆典体育场。可是,开赛之前接连的大雨让这座体育场的竣工日期一推再推。无奈中,乌拉圭足协只好先将比赛安排在蒙德维的亚的其他2座球场进行,待到赛事开始第6天,百年庆典体育场终告投入使用。它也成为为世界杯而建的首个场馆。
世界杯历史上第一个进球:在法国对阵墨西哥的揭幕战中,当比赛进行到19分钟时,当时22岁的法国队前锋吕西安-洛朗接到同伴的一记妙传后带球急进,在摆脱墨西哥两名防守队员的堵截后,果断起脚劲射,球如流星,从大门左上角飞入网窝,顿时全场十万乌拉圭观众欢声雷动,热烈祝贺洛朗打进世界杯历史上第一个进球。值得一提的是,参加了1930年世界杯的法国队队员中,只有洛朗见证了高卢雄鸡在1998年本土世界杯上夺魁。2005年4月11日,洛朗与世长辞,享年97岁。
比分最悬殊的比赛:阿根廷6-1美国。在半决赛中阿根廷与美国狭路相逢,结果阿根廷凭借本届世界杯的最佳射手斯塔比莱的梅开二度以6-1大胜美国晋级决赛。
乌拉圭6-1南斯拉夫。非常巧合的是在另一场半决赛中,东道主乌拉圭以同样的比分淘汰南斯拉夫晋级决赛。
进球最多的球员:斯塔比莱,他帮助阿根廷打进8球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第一位最佳射手。同时,斯塔比莱也是第一届世界杯上,单场比赛进球最多的球员。在阿根廷6-3大胜墨西哥的比赛中,斯塔比莱打进3球。而乌拉圭的塞亚也在6-1击败南斯拉夫的比赛中打进了3球,不过时间上晚了8天。
进球最多的球队:阿根廷在5场比赛中打进18球,成为本届世界杯进球最多的球队。
平均每场进球最多的球队:尽管阿根廷打进18球成为第一届世界杯进球最多的球队,但是由于阿根廷所在的第一组有4支球队因此阿根廷在整个世界杯过程中比东道主乌拉圭多踢一场比赛,乌拉圭在4场比赛中打进15球平均每场打进3.7球成为本届世界杯平均每场进球最多的球队。
第一位主哨世界杯决赛的裁判:比利时的约翰-朗格鲁斯。
第一支世界冠军队队长:乌拉圭的何塞-纳萨兹。
第一个世界冠军队主教练:乌拉圭队的阿尔韦托-苏皮塞,带队夺冠时苏皮赛年仅31岁,至今他仍是最年轻的世界杯冠军教头。
第一个被罚下场的球员:参加首届世界杯的秘鲁队队长马里奥-德拉斯-卡萨斯。
第一届世界杯失球最多的球队:墨西哥3场比赛共失13球,成为本届世界杯失球最多的球队。
第一届世界杯失球最少的球队:巴西2场比赛失2球成为失球最少的球队,而乌拉圭4场比赛仅失3球。
世界杯历史上第一对兄弟组合:阿根廷队的马里奥-埃瓦里斯托和胡安-埃瓦里斯托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第一对兄弟组合。
【以上资料来自网络,如有出入欢迎指正】
【本文仅授权懂球帝发表,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世界杯故事:回望1930,艰难的从0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