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次写《逆水寒》的评测恰好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在杭州已然落雪的今天,我也终于开始动笔写这篇《逆水寒》二测评测。如果你有关注过这款游戏,会发现从最初曝光开始,《逆水寒》的研发和宣传节奏就与以往的大部分国产端游不同,不管外界市场环境和玩家口味如何改变,这款“网易最后的端游”始终保持着自己不紧不慢的步伐,并用了长达近6年的时间从无到有搭建了一个庞大又动态的武侠世界。不同于市面上我们常见的“快消品”,“逆水寒”始终在践行“慢工出细活”这几个字。
但与此同时,残酷的现实是,如今的中国游戏环境与6年前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端游的辉煌不再,主机游戏复苏,移动游戏强势登顶,这些市场层面的变化都有可能对《逆水寒》未来正式运状况造成影响。更何况《逆水寒》早在二测开启前就已经宣布了“点卡收费”的逆时代收费方式。
当然,我并不否认端游还有再次崛起的可能,也不准备和大家枯燥的讨论当前中国游戏大环境和市场形势。今天,我只想和你聊聊这款寄托了网易在端游领域最后希望的《逆水寒》,究竟有没有破局而出的可能。
PS:游戏目前还处在测试阶段,评测内容不代表最终品质。
第一眼依然很惊艳
《逆水寒》是一款不像网游的网游,以往的国产端游大部分都把重心放在了数值和社交层面。尽管《逆水寒》中这些内容依然重要,但真正让人惊艳的,却是游戏里玩家与世界的各种交互与沉浸式的体验。用“动态的江湖”来形容《逆水寒》的世界并不为过,在MMORPG常见的副本、日常等玩法之外,这款游戏通过细致入微的细节、无处不在的互动、单机化的主线剧情体验和充满随机性的分支玩法与令人惊艳的画面将整个游戏世界盘活。
行走在《逆水寒》的汴京街头,仿佛真正置身于大宋的繁华中。游戏中的每个NPC都似有着自己的生活一般,他们会因为玩家的进入而与你产生各种交集,当当你离去,又会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节奏中过着只属于自己的生活。《逆水寒》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热闹的世界,街头小贩会在浓郁的市井气息中叫卖、争吵,又在高啄的檐牙中离去;戏栏里的戏子轻舞低唱,却无人知晓她幕后的寂寥;街头的说书人嬉笑怒骂着别人的故事,也浅斟轻笑着人生的悲喜剧。而你从他们身侧走过,也从大宋的文化与生活中走过,荡起一些涟漪,留下几段传说,最后成为说书人口中的故事,在看客的喝彩声中悄然远去。
街头的戏班在吟唱着那些悲欢离合
这种感觉让人沉醉,当第一次从《逆水寒》的三清山来到大宋都城汴京时,我就好像看到了一副动态的清明上河图。这款游戏用多到惊人的细节和丰富的互动把大宋的风情展现的淋漓尽致。类似的体验我在很多3A级别的架空世界单机游戏中感受过,但不同的是,这次是一款国产端游,这次是地地道道的,独属于中国的古风古韵。
《清明上河图》里的那座大桥
游戏中有一些很令人惊喜的小细节,比如从溪边走过,能听到浣溪女婉转的吟唱,跳进水面,会惊动周围的游鱼,骑马自汴京的街道跑过,街道上的落英会随着马蹄扬起再落下。类似这样的细节在游戏中比比皆是,它们并不会对游戏的主要玩法带来任何增益,却极大地提升了游戏的代入感和整体感。
红叶随着马蹄扬起
一测中体验《逆水寒》时,游戏的画面表现力与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再遇,佳人如梦,尤胜往昔。毫不夸张的说,《逆水寒》的画面表现力不止站在国内顶端,与一众国外3A单机大作比起来也不会逊色太多。游戏的建模、光影、材质等硬实力均属上乘,不管是汴京的宽街高宅还是杭州西湖畔的廊腰檐角都令人沉醉。
角色发丝的“海飞丝”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单纯的画面表现之外,《逆水寒》中还引入了贴近现实的动态天气效果,而游戏中的场景与NPC都会随着天气的变化产生相应的连携变化。比如当游戏中下雪时,西湖湖面会结冰,NPC们的交互也会与雪有关,而玩家还可以在冰面上滑冰打雪仗。
西湖雪景
游戏整体的外显表现力出众,甚至让在我身后围观的楚楠(没错,就是那个经常写美漫专栏的家伙)惊呼:“这画面绝了!”。当然,《逆水寒》的画面和游戏细节并非毫无瑕疵,但其却用恢弘的场景和丰富的细节掩盖了大部分细微的缺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逆水寒》是一款能够用外显内容刷新你对国内厂商技术认知的游戏。
与好友一起在西湖泛舟
在玩法层面,《逆水寒》更多使用的是加法,为了丰富游戏内容,开发商在这款游戏里融入了大量的主线、支线、休闲、奇遇等衍生玩法。这种做法有利有弊,优点是让游戏的玩法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给了玩家更多的选择,但与此同时,却也会分散玩家精力,增加上手门槛,让游戏内容难以避免显得略显臃肿。
上次测试时我们曾经提过的混江湖玩法
而在主线内容体验方面,和上一测一样,我们能发现浓重的单机化沉浸式体验风格,这种沉浸式体验表现最突出就是在主线剧情部分。《逆水寒》剧情和主线任务所占的比重极大,游戏中含有大量实机运算的过场动画,包括主线支线在内的绝大部分NPC都有全程配音。玩家作为第三者参与到《逆水寒》的原着故事中,并以代入感极高的方式从各个角度推动故事和情节的发展。
即使是普通的龙套,在游戏里也有很好的刻画
依托于《逆水寒》的原着小说,玩家所扮演的角色是四大名捕的师弟/妹,自在门的弟子,你会在游戏的过程中与顾惜朝、戚少商、赫连春水、四大名捕等熟悉的角色建立羁绊,并在他们的故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对剧情和任务的处理方式上,《逆水寒》更像是一款单机游戏。不管是任务的流程,剧情的插入方式,分镜等,都与市面上大部分同类型端游不同。《逆水寒》将各种细节与任务流程巧妙的融合到了一起,在这款游戏里,剧情不再是单纯的为数值和任务服务,更多的是这些元素互相结合,把体验乐趣放到了数值乐趣之前。
四大名捕中的追命,后面的女子是大名鼎鼎的李师师
这种沉浸式的单机化体验贯穿了《逆水寒》整个游玩过程。拿游戏中的奇遇、探索等延伸玩法举例。《逆水寒》中有着一种特殊的探索玩法,这些玩法结合四大名捕的背景,需要玩家在重重迷雾中探索事实的真相,追查各种疑案。在这些玩法中你无法使用自动寻路,只能依靠游戏中的各种线索,一步步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直到探明真相。这种代入感极强的衍生玩法在游戏中随处可见,也在进一步丰富着《逆水寒》的乐趣。
你会在游戏中遇到各种人和事,他们有些是以任务的形式展现在你面前,有些或许只是某个自言自语、疯疯癫癫的NPC,而正是这些细节,和玩家们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又动态的江湖。值得一提的是,《逆水寒》还加入了NPC好感度这一设定,你可以在与NPC的各种互动中维持在《逆水寒》世界的关系链,发展到后期,甚至能够将NPC“攻略”。
没错,你甚至可以攻略NPC
《逆水寒》这次测试最大的改变之一就是加入了动作模式,在首测时,游戏前期强制使用了2.5D俯视角,当时甚至传出了这是一款2.5D游戏的流言。《逆水寒》本次测试没有再强制前期锁定视角,而是从一开始就提供给了玩家:固定视角、自在视角、3D模式、动作模式四种操作方式。其中的动作模式更加符合许多动作游戏的游玩习惯,极大地改善了游戏的战斗手感。
注意画面上碎裂的石雕,那是被我的长枪戳碎的
而相应的,《逆水寒》这次测试中也对技能的动作和打击反馈进行了细节的调整,加上各种光影特效,战斗变的更加帅气飘逸。当然,这样在极大地提升了游戏代入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让游戏变得不那么“厚重”。而大概是因为每种职业的攻击方式不同,他们的手感和操作方式也有着一些微妙的不同。目前游戏中共开放了六个职业,其中个人感觉打击感最好的还是使用拳套的铁衣,战斗中颇有拳拳到肉的快感。
奶妈的打击感就要相对弱上一些
而在社交方面,除了MMO中常见的一些玩法以外,《逆水寒》本次测试还开放了一个体量庞大的庄园系统。在流程中,玩家会免费获得一座足有杭州城四分之一面积的荒岛,这座荒岛将是你自己的私人领地。真正特殊的是,在这个荒岛的中心,有一块可以自由建造的区域。你可以像在沙盒游戏中一样,在这里自由的建造独属于自己的私人庄园,并在这里招待亲朋好友,完成通常意义上游戏社交的一部分。
游戏中可以自由建造的庄园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逆水寒》提供了足有600多个可供选择的建模,囊括了各种风格,而且完全可以由玩家来自行调配。而且除了建筑以外,庄园中的植物与家具也能自由搭配,甚至可以养养猪、种种菜,品味一下大宋的田园生活。
而与这个庞大的庄园系统相搭配的是一套融合了休闲玩法的生活技能体系。《逆水寒》的生活技能,包含耕种、畜牧、采矿、采药、钓鱼、烹饪、酿造、制药、工匠九种,这些生活技能都可以在庄园中进行体验。而且生活技能并非简单的重复某个枯燥的动作,《逆水寒》在它们身上附加了很多有趣的小游戏,为休闲玩法添加了额外的乐趣。
游戏中的休闲玩法
但与前面提到的这些亮点比起来,《逆水寒》的日常内容就有些乏善可陈了,尽管游戏在某些玩法上添加了些许心意,但还是难免会让玩家们陷入其他MMO中常见的日常循环中。尽管这部分内容在其他端游中远远算不上缺陷,但与《逆水寒》在其他部分的亮眼表现比起来,还是显得不够精巧。
和一测时比起来,《逆水寒》如今的表现已经趋于完善,游戏对一测时许多饱受诟病的部分进行了修改和优化,并开放了更多新内容。不管从哪个角度上来说,这款游戏都已经当得起国产MMORPG的标杆之作。国产自研中登峰造极的画面,出色的细节与互动,沉浸式的主线流程,《逆水寒》在硬素质方面的表现完全对得起玩家们5年的期待。
在端游市场日渐萎缩,武侠题材难出桎梏的今天,希望《逆水寒》能够在不远的未来继续完善,最终给我带来一个完美的正式亮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逆水寒》评测:喝最烈的酒 赏最美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