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19日至11月22日举行。本届艺术节将通过约350场活动,打造“五大平台”、构建“两大机制”呈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助力上海建设亚洲演艺之都。
截止目前,艺术节已经吸引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艺术机构与“金牌制作人”积极参与。本届艺术节将呈现45台中外剧(节)目,6台委约新作,1项文化周活动,共132场演出,12个参展项目;“扶青”板块遴选委约作品6部、邀约作品约30部;“艺术天空”系列演出全面覆盖上海全部16个区,上演57台109场演出;艺术教育板块走进大中小幼校园,预计举办50多项100多场活动;交易会论坛参会机构520余家,代表总人数将超过1000人。总计约350多项活动,覆盖约400万人次观众。
作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展示的平台,今年艺术节将汇聚世界顶尖名团、名家,抒写中国文化繁荣与自信。
本届艺术节开幕作品拟定为中国原创《神话主题交响音乐会》(暂名),由艺术节委约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作曲家叶小纲创作,余隆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奏,独唱石倚洁、廖昌永、沈洋等。作品叙述从“开天辟地”到“补天”、“射日”、“治水”等改天换地的创世神话,用创新的艺术手法讲述中华文化中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闭幕作品古巴国家芭蕾舞团芭蕾舞剧《堂·吉诃德》,由古巴传奇芭蕾大师艾丽西亚·阿隆索于上世纪80年代改编完成,人物特色鲜明、西班牙民俗风格浓郁。
里卡尔多·夏伊与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音乐会、安妮-索菲·穆特、潘德列茨基与华沙交响乐团音乐会将带来音乐的顶尖盛宴。首次登陆中国的美国顶尖舞团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将带来《巴兰钦之夜》,澳大利亚国家芭蕾舞团《睡美人》、挪威国家芭蕾舞团《群鬼》则以肢体之美反映深刻的人生思考,展现了大洋洲与欧洲舞蹈的最高水平。
罗伯特·威尔逊与杜塞尔多夫戏剧院音乐戏剧《睡魔》、罗马尼亚锡比乌国家剧院《俄狄浦斯》、格鲁吉亚科捷·马加尼什维里国立戏剧院《皆大欢喜》与巴黎北方剧院音乐戏剧《茶花女》折射出欧洲经典戏剧的璀璨光芒。
本届艺术节的国内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坚持传承与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展现新时代风采。
上海歌剧院歌剧《晨钟》歌颂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丰功伟业;《源远流长 寻根之旅——雷佳个人音乐会》让民歌焕发出耀眼光芒;上海民族乐团音乐现场《共同家园》展现民乐交响化的成果。
上海芭蕾舞团《闪闪的红星》、中央芭蕾舞团《敦煌》、中央歌剧院与宁波演艺集团《花木兰》等,用肢体语言写意表现中华传统文化与红色主题。
四川人艺方言版话剧《茶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话剧《厄勒克特拉》、故宫博物院话剧《海棠依旧》、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秦腔现代剧《王贵与李香香》、山西省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大型现代戏《太行娘亲》、绍兴小百花越剧团越剧《王阳明》、上海越剧院新创越剧《素女与魃》等追求梦想,反映民族精神与时代风貌。
今年艺术节舞台上集结了一批上海本地新创、受好评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包括直面旧区改造与养老等社会题材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迁的话剧《许村故事》、《生命行歌》和《星期日工程师》;真实反映居委会干部工作的沪剧《小巷总理》;以青年视角折射城市变迁与发展成就的音乐剧《爱在星光里》。这些作品为大时代谱写、为平凡人歌唱、为中国梦喝彩。
今年艺术节将以“大家·回家”为主题,与SMG公益媒体群合作,田沁鑫为总导演,邀请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获得极大知名度的华人艺术家们相聚艺术节,展现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伟大成就和艺术节走过的历程。
艺术节作为优秀原创的新平台,今年汇集了一批优秀的委约新创作品,其中上海原创作品9台。
除了拟定为开幕作品的《神话主题交响音乐会》外,由郝维亚作曲、王爱飞编剧、易立明导演的歌剧《画皮》形式新颖,兼具中国文化“诗性”特征、同时又充满舞台张力和戏剧冲突;杨丽萍编导的舞剧《春之祭》是她的第二部现代舞作品,其标志性的孔雀舞元素与民族元素融合体现了她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与生命理念的领悟。
世界编舞大师阿库·汉姆封箱之作《陌生人》、上海木偶剧团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江南韵·上海情系列演出(包括沪剧《敦煌女儿》、中篇评弹《蒋月泉》等)作品形式多样,凸显创新与传承的魅力。
艺术节通过“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整合各版块资源,打造一条从“扶青”“委约”到“交易推广”“舞台展演”的演艺全产业链,让艺术节能走出更多大家。
第二十届艺术节“扶青计划”委约作品征集共收到来自中、德、英、美、韩5个国家近100份作品申报并最终产生了6部原创作品。作品《处女作》以艺术展览为载体,让偏远山区的老人们拿起画笔,完成他们一生中或许是唯一的作品,现代舞《微缩空间》把镜头对准上海这个多元化大都市内的个体,试图观察他们和城市空间的关系,实验戏曲《鸳鸯履》和舞蹈《霸王鞭》则聚焦于各自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年轻的视角表达文化的传承。这些作品集中反映了当代青年艺术家的艺术创意和现实思考。
在为期8天的创想周中,既有来自2017年的阿德莱德艺术节上颇受青睐的跨界音乐作品《茧》,也有2018年在爱丁堡艺穗节独放异彩的暗黑视觉戏剧《一封信》,来自中国香港的作品《武·狮舞》将现代舞融入传统狮舞中,并在上海完成他们的首演。这些作品均呈现了跨界合作的多元性。本届创想周亦匠心独具地利用场地的不同,构思了广场戏剧《王的名义》、餐厅戏剧《药水》等情景剧,呈现青年艺术创想周之无处不在的艺术氛围。
“艺术天空”系列演出今年将继续全面覆盖上海16个区,4个户外场地,近20个室内场馆上演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共计54台逾百场一流经典名家名团的精彩演出。同时,还将继续开展网上直播,不断扩大观众受益面与市民的文化获得感。来自主板演出的近六成艺术家都将参与“艺术天空”,演出形式覆盖歌剧、音乐剧、交响乐、舞蹈、话剧等多种艺术门类,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等世界名团将在上海的公共空间奏响美妙旋律。
“艺术天空”还将加强主题策划,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立陶宛、拉脱维亚等“一带一路”国家节目轮番登场,拉近一带一路国家与百姓的距离;继续打造12小时特别活动,用综合化的艺术体验活动树立“艺术天空”在上海公共文化生活中的标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最后一头战象主要内容]第20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剧目公布 350多项活动覆盖4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