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国内一年会上映多少部电影吗?你知道中国观众最喜欢看什么片子吗?你知道拍什么电影最赚钱吗? 这三个问题,看起来不像观众会关心的问题,毕竟,我们就只看我想看的电影嘛。 但是,搞清楚答案,或许下一次你从手机上选电影买票前,就会有如下心理活动: 嘴上:我想看这部电影。 心里:不,你不想。去看旁边那一部。
今天标题的答案其实指向两个字:喜剧。
2018年的余额已不足40天,而从目前来看,还有将近40部电影已经定档确定上映。
而且,目前大热的双蛋档(圣诞、元旦),现在看还未完全饱和,所以肯定还有影片会定档年前。
也就是说,从今天起,你至少每天都能去电影院看一部新片。
但是,这种美好的想法可行性几乎为0,谁会天天去电影院看电影啊?
所以,这就意味着,2018年还剩6周,只要你每周能买票看2部院线电影,就已经至少打败了全国75%的观众,而且,这个数据还不光电影院这个单一观影渠道的。
换句话说,你只要每周能去电影院两次,那你就是中国好影迷了,也是最最受电影院欢迎的核心观众。
文章开头小洲就给出了答案,喜剧,是目前中国电影产业里最受青睐的类型电影之一。
不仅电影公司乐此不疲地一波接一波推出喜剧片,观众也从来不会有说“再也不要看喜剧”的吧?
看恐怖片倒很有可能(图:《修女》)
今天小洲写这篇文章是想告诉你,中国电影院里每年有那么多喜剧片,同时,作为观众看的最多的类型片,如果能够一眼鉴别出好的喜剧片,绝对会让你的观影体验提升一个level。
那么,受大多数人喜爱的喜剧电影,到底是什么?
下面是极简版干货预警,可直接拿来把国内电影院80%的喜剧电影进行对号入座。
这个问题,要从类型电影(genre film)讲起。类型片的出现,最早是顺应好莱坞电影产业的需求产生的。
对那些上世纪三十年代兴起的寡头制片厂来说,把电影剧本分门别类后再筹备,更容易对电影制作进行质量把关。
所以,我们所说的喜剧片、爱情片、动作片、歌舞片等等,都是按照故事题材来分的。
通常来讲,喜剧电影下面还可以分为5个小类:
意义深奥的喜剧(《无名之辈》《我不是药神》)
荒诞喜剧(《疯狂的石头》《让子弹飞》)
家庭生活喜剧(《没事偷着乐》《朱诺》)
音乐喜剧(《歌舞青春》《妈妈咪呀》)
巧合喜剧(卓别林喜剧、周星弛的大部分喜剧)
这个分类方法70年前就有了,也许不足以概括所有后来出现的更丰富的喜剧故事,但是整体而言,这五个小类型也是发展更多喜剧类型的基础。
举个栗子,上周上映的《无名之辈》,大概是11月里最让人意外的电影了。
它的故事发生在重庆,我们能看到很多非本地演员在片中说重庆话产生的奇妙笑果。
一部好的喜剧,它的形式是荒诞的,故事情节是利用巧合推动的,同时能让人感到意义深奥,《无名之辈》就是一部具有这样潜质的电影。
尤其是章宇、任素汐、和潘斌龙那一条线,看似情景单一,但和其他故事线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在这个闭合的故事内部产生非常不错的戏剧性效果。
那么,现在我们对什么是喜剧电影有了基本的概念后,就该解决下一个问题:我们爱看啥样的喜剧电影?
也许,你脑海里立刻出现的答案,是周星驰90年代的港式喜剧,是好莱坞没节操的屎尿屁喜剧,或是宁浩《疯狂的石头》那样的有着精妙故事的黑色喜剧。
当我们看一部喜剧电影,要么观感让我们印象深刻,要么观影后产生回味。
这两者,达成一个就是好的喜剧。而两者兼得,就属于可遇不可得了。
《无名之辈》里,既有潘斌龙往章宇伤口“撒点盐”的即食性笑点,也有通过制造“阴差阳错”产生的荒诞笑点,这对剧本本身的要求,要比一般都市喜剧高得多。
本月底,国内将上映美国25年来再次是全亚裔阵容出演的《摘金奇缘》,浪漫的小妞电影,同时也是喜剧片。
它是一部有着《宿醉》气质、又像《公主日记》一样的爱情喜剧电影。
从北美上映后连续两周的票房冠军来看,期待值颇高。
而2018年最后一个月,已知上映的35部电影中,有12部都属于喜剧类型,喜剧比重已经超过1/3。
在中国电影市场里,国产喜剧自始至终都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这一需要基于强烈文化背景认同的电影类型,观众更容易get到笑点。
所谓中国文化南北都有不同,做好一部优质喜剧,更要在形式之外,兼顾好内容上的通俗性。
只有这样,再进一步讲意义深奥,才能成为可能。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中国一年500多亿票房,你知道拍什么电影最赚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