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修缮保护拱北桥 重现西湖名桥昔日风采】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一(手机广告位)

  位于市区惠州大桥南引桥旁、黄埔军官学校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后的拱北桥,为着名的惠州西湖六桥之一,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它却低调地栖身草木丛中,鲜有修缮,与其历史价值极不相称。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黎业海、李国辉、翁柏利等10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关于修缮西湖名胜拱北桥 巩固我市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成果的建议》,提出尽快修缮拱北桥,拓展惠州西湖风景区的游览空间,提升我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形象。

  ◎现状

  900年老桥“自生自灭”

  拱北桥,俗称“五眼桥”。北宋治平三年(1066),陈偁出任惠州太守,筑堤围湖,建拱北桥,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比“西湖第一桥”西新桥的建造时间还早。不仅如此,拱北桥还建设了水闸,成为惠州古老的水利工程。丰水时节,拱北桥下湖水入江,“滚雪流珠”,是惠州千百年来的一处胜景。

  拱北桥现为砖石结构。据资料显示,该桥长40米,宽8.4米,高8.7米。由于桥周边道路和排洪设施的建设,拱北桥的通行功能退化,水利功能也彻底丧失。黎业海等市人大代表称,拱北桥于1996年7月23日被确立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没有进行修缮,任其自生自灭,现在桥身已经长满了灌木杂草,人们在附近都看不到桥。

  ◎建议

  制订方案落实经费修缮保护拱北桥

  “修缮、保护拱北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黎业海等人大代表认为,拱北桥通行、水利双便利的特性,这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凸显了古代惠州人民的科学智慧,是惠州深厚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保护好拱北桥,有利于巩固我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成果,有利于提升我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增添一张有分量的名片。“拱北桥经过修整后,还可以重现昔日风采,为西湖增加一处可供游览的珍贵景观,拓展惠州西湖的游览空间。”

  黎业海等人大代表建议就拱北桥的失修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向主管部门提出质询,有关主管部门须向市人大提交报告,借此一方面明确拱北桥修缮保护的主体和主体责任,另一方面促进我市历史文物保护工作。重中之重是要保证拱北桥修缮保护经费到位,以确保拱北桥得到顺利、有效修缮。

  黎业海等人大代表还建议督促有关主管部门向市人大提交拱北桥勘察、损坏情况、修缮意见的报告,明确修缮目的、要达到的修缮标准,制订修缮方案,选择有文物维修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修缮。最基本的要清除桥身、桥头野生草木,清除桥下杂物,搞好周围环境卫生。在远期,要净化处理惠城区下角一带排污,使拱北桥下污水达到排放标准,不至影响观瞻。

  本报记者侯县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十堰秦楚网 十堰资讯门户网站 十堰主流资讯媒体 » 【人大代表建议修缮保护拱北桥 重现西湖名桥昔日风采】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二(手机广告位)
赞 ()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三(手机广告位)

相关推荐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四(手机广告位)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广告位五(手机广告位)

评论